第(2/3)页 这一亩地之所以少了十几斤,不是因为别的,是因为麦田边上被人拔走了太多麦穗,就是张顾过来看的时候,都要顺手拔上几棵。 不过即使是这样,寮州郡郡守杜友同都已经笑得能看到嗓子眼了。 这是什么?这是祥瑞啊,而且是天大的祥瑞。 这要是报到圣京城去,这就是极大的政绩,可以在以前的那些同僚面前好好的露个脸了。 就在当天,杜友同将早就写好的祥瑞折子用八百里加急送去了圣京城。 寮州郡出现了新种田法,使亩产翻了一翻,这是什么?这就是政绩,是在他杜友同领导之下才出现的政绩。 一块郡守大人亲自写的牌匾挂在了张家的大门上,牌匾上四个大字:良善人家。 落款是寮州郡郡守杜友同,某年某月某日于寮方城。 为此,老张在寮方城最好的酒楼大摆筵席,感谢郡守大人的奖赏。 而就在郡守杜友同到达寮方城的这一天,张顾已经带着二十辆马车的草木纸和四十余号人离开寮方城五天了。 今天的天气很好,张顾亲自驾着马车,把专业的车夫马六赶到另外一辆马车上去呆着了。 碧羽就坐在张顾身边,靠在车厢上,手中抓着一把瓜子,嘎巴嘎巴的嗑着。 “少爷你看那边,那边的小山头像不像一个人躺在那里?”碧羽指着远处的一座山丘说道:“你看那里是鼻子,那里是嘴,真的好像一个人啊。” 张顾看了看,还真是,就像一个女子躺在那里一般。 “你别说,还真像啊。”张顾笑道,顺手在碧羽的小手里抓了几颗瓜子,嗑了起来。 “少爷,你说会不会一人死了以后化成了一座山啊?”碧羽说道:“我听老人们总是这么说,谁谁谁死了变成一座山,还叫什么望夫山。” 张顾笑道:“这样的故事多了,改天有时间少爷讲给你听啊。” “干嘛要改天?现在就讲啊,反正也没什么事。”碧羽看着张顾说道。 “也行,那少爷就给你讲一个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吧。”张顾说道。 “好啊,少爷讲吧,我给你剥瓜子和核桃吃。”碧羽说道。 张顾清了清嗓子,说道:“话说在古时候,祝家有一女,叫祝英台,女扮男装到一处大城中游学,途中遇到另一个地方来的同学梁山伯,两人便相偕同行。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