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第二亩地开始收割了,这次收割的人不是老张和老杜那些人了,是两千多人中推举出来的几十个人。 这次收割的速度更快,脱粒反而慢了一些。 等这一亩地称完以后,一个老者用颤抖的声音声嘶力竭的喊道:“六百三十七斤五两。” 现场再一次爆发惊呼声,跟着就是欢呼声四起。 缘故和尚带着几十个同门师兄弟出马了,每个人拿着一摞子小册子,开始分发新种田法。 “这是张家种田的新方法,委托了弘福寺分发给大家。”那些和尚一边分发一边说着。 现场的人更是激动了,原本大部分人就想着怎么跟张家请教这种田的新办法,谁知道张家就委托弘福寺帮着分发新种田法了。 于是在场的人道谢声不断,更有很多人拿了小册子之后,便到老张那里施礼感谢。 一时间张家的善名便传开了。 还没有到天黑,整个寮方城的人都知道了张家的善举。 “寮方城张家用新种田法种麦三亩,亩产六百二十余斤……。”一份洋洋洒洒的喜报送往了寮州城。 写喜报的是张顾,送喜报的人是马冬,收喜报的人是寮州郡郡守杜友同和郡尉刘长青。 这些事必须要上报,马冬是军政一把抓的都尉,这件事必须由他上报才行。 至于这个喜报上报到郡守和郡尉那里如何处置,那就是郡守他们的事情了。 为了等郡守那边反馈回来消息,张家还特意留了一亩地没有收割,因为郡守那边很有可能会派人来调查一下这事儿是真还是假。 这话是张顾说的,前一世他有过这样的经验。 留下这一亩试验田的目的,就是等着郡守派来的人亲自去收割。 为了此事,老张特意多派了几个人去看着那一亩麦田,免得有人半夜三更去偷着把麦子割了,因为已经有人在谣传张家的麦种好,才会亩产这么高。 果然,七天之后寮州郡郡守就亲自来了,带着百余人一起来的。 见过了老张之后,就带着人去了试验田,然后亲自盯着,让人把那一亩麦子收割了。 称量过后,这一亩麦田的产量是六百一十六斤四两。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