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九五中文网 www.95zw.cc,cfwriting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十月中旬不知不觉间悄然降临,这个日子对于面临毕业的尤其是石油、地质院校在校大学生意义重大,因为一年一度的石油系统校园双选会按照往年经验会在这个时间举行。鉴于石油行业是个艰苦行业,受国家照顾,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以及其它石油企业每年会选择国庆过后到各高校招贤纳才,这倒免去了该行业的莘莘学子四处奔波求职之苦。

    即将走上招聘会参加面试的准石油人,或许正面对学校那玲珑满目的招聘单位而拿捏不准下嫁何家,或许还在为考研还是就业而茫然失措,或许在勾勒自己的人生宏图、“石油梦想”本文笔者介绍自己所经历的、体会的、了解的石油测井人的艰辛,以期对那些尚身处象牙塔里的石油测井行业的栋梁们,能够对自己将所从事的神圣职业增加一点感性认识,尽量正确的作出自己的明智抉择,合理的制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若果能如此则幸矣、足矣!

    首先非常欢迎大家加入石油测井行业,石油测井行业是个重要而光荣的行业。石油测井(或称为地球物理测井)于1993年被石油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评选为石油十大学科之一(其他的十大学科为:油气地质勘探,应用地球物理,钻井工程,油气田开发与开采,石油加工,海洋石油,油气集输与储运工程,石油钻采机械与设备,油田化学)。有寻找油气的“眼睛”、油田开发的“医生”之美誉的石油测井在油气的勘探、开发以及工程应用中有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为油气的勘探开发工作立下了汗马功劳。而且石油测井是个技术含量高的、综合性强的学科,其涉及物理学、地质学、数学、计算机、电子技术等等知识,而且物理学中的前沿技术基本都能应用到测井行业中,像几年前在医学上广泛应用的给人体做ct的核磁共振技术“嫁接”到测井行业便发展了核磁共振测井测井技术,可以用来给地球做ct。石油测井凭借几只下井仪器和处理软件就能够“看清”地下数千米深的地质概况,还能划分油气水层、计算地下储层流体的储量等等,这不能不令人叹服其技术含量之高、应用价值之广,这也就是石油测井这个行业得以发展壮大的原因之所在!

    然而,石油测井尽管在油田无可替代、不可或缺,其在油田的地位却并不高。测井公司在油田只是一个处级单位(中油测井cpl除外,是个局级单位,中石油其他测井公司以及中石化、中海油所属的测井公司均是处级),各油田经理等领导班子基本都是出身地质、物探(最典型的“大官”当数地质出身的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和物探出身的政治局常委周永康),而测井鲜见有什么在政治上颇有分量的领导(据说有位测井出身的从政做到某省的书记,也许是空穴来风,反正没有查实)。之所以出现这种尴尬局面,是因为测井的局限性决定。

    测井一直以来被人讥之为“一孔之见”“一叶障目”“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诚然,这些都是事实,测井学科的使命就是了解井中的地质以及尤其情况,尽管现在推出了测井多井评价技术,但是和物探、地质相比,其探测的信息量少而且片面,用专业术语表述就是横向分辨率太低。而自古就有将略之才应具备“胸中自由雄兵百万”这“雄兵”主要就是地质家心目中的对整个油田、区块的地质构造详细、宏观的了解,物探的优势是在整个区域寻找含油气构造,这也就构成了他们领导者的先决条件。

    此外,在一些重点井段测井资料只是作为辅助参考信息,一方面测井仪器本身的性能精度不够,另一方面测井解释技术的可靠性不高,第三测井曲线的质量与操作人员的经验有关,解释成果也与解释人员本身的知识经验有关。而且我总觉得在地质家眼里,测井所计算的储层参数很不可靠,试想地下的储层复杂多变,孔隙空间也是变化多端,测井居然能够计算出孔隙度、饱和度、渗透率,这在地质学家看来不可思议!况且在地质家的词汇中,很少用肯定性的用语,并且忌讳肯定性结论,基本上是“可能”“也许”等不确定性的模糊结论。肯定的结论在学术上会招来争议会被认为轻率不负责任,在油气勘探中也会惹来无穷的麻烦,说不定会身败名裂、仕途终止。所以测井资料在地质家眼里分量不够中,有点如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这也就注定测井是个服务性行业,也就是所谓的“乙方”和钻井、物探公司的“乙方”不同,钻井是一线老大,在井场拥有绝对的权利,物探凭借其横向分辨率优势也为自己争得发言权利,唯独测井有点不高不低、两头受气、人微言轻的味道。

    看了上述文字,也许读者会很失落,满怀的雄心壮志刹那间飞流直下,灰飞烟灭了!但是,我觉得这样就灰心失意完全没有必要。测井行业自1927年诞生以来,迄今已经走过了八十余年岁月。经过这么多年的不断积淀发展,终于跻身石油十大学科之一,而且已经形成了一个颇成火候的行业。测井所计算的储层参数是必求的参数,测井综合解释成果图也是作为最终确定油气开采的重要参考之一。虽然没有地质、物探、钻井那么惹眼,但是并不代表测井可有可无、用处不大。至于在油田的地位问题,其实这并不是很重要,一个领导者需要多方面的才华,专业技术只是其中一种,况且作为统筹油田各项事物的领导者,没有测井知识为支撑,也是无法做好管理的,至少测井这个行业是无法管理好的。其实,人这一生如果能做好一件事情也就足够了,有的测井专家穷其一生研究archie公式,使得孔隙度的计算更加符合实际地层状况,精度更高,实用性更广,这也可以说推动了测井学科的发展,尽管其工作看似很低微、不起眼。所以,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最重要,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石油测井虽然有诸多相对不利的因素制约,但身为石油主干专业,油气勘探开发的主力军之一,需要广大测井人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奋发图强,在圆满完成甲方提出的各项要求的同时,也能够推进测井行业的快速发展!

    讲了石油测井在油田的总体地位和待遇后,言归正传,下文笔者谈谈现实中活生生的测井人的生活、工作情况。

    在我看来,测井作业可以分为两大类:室内和野外。室内作业主要包括测井数据处理、采集,仪器维修,以及涉及测井的科研制造工作;野外主要是野外数据采集。其实,更多的人尤其是刚毕业的大学生(尤其男生)需要去一线测井,也即下小队锻炼。其一,野外测井的需求量大,需要大批的操作人员奋战在前线测量原始数据;其二,刚毕业的大学生久居象牙塔,娇生惯养、安逸够了,去野外让荒山野岭、穷山恶水杀杀他们的傲气,风吹日晒、冰封雪冻磨磨他们的骄气,这些历练对于他们日后的工作很有好处;其三,对于男生而言,去野外除了锻炼体魄、意志外,更多的是能够获得实惠——大把大把的钞票,这个也许才最现实,是年轻的小伙子忍受野外的荒芜和孤寂的动力之所在吧!据说,很多测井公司在新引进毕业生去小队实习期间,只给基本工资,每个月发工资时老员工手里厚厚一踏诱人的人民币,会让不少新员工产生强大的野外工作欲望!因为没有精神动力,可以想象很多不知“苦”为何字的80后很难接受野外工作的强大的失望和落差!

    石油行业是个很现实的行业,金钱往往和付出成正比。所以去野外就得吃苦,吃苦这个词很多人没有真正经历过,所以缺乏了解。石油行业是个“高科技、高效益、高风险、高回报”的职业,石油测井自然毫无例外。“高科技、高效益、高回报”就不需我在这里赘述了,笔者只想讲讲“高风险”——石油测井野外作业的四大风险。

    第一,交通风险。油田流传一句顺口溜:冻不死的采油工,跑不完的测井工。它真实的道出测井工人的辛酸,那就是长年累月、不分昼夜的在野外奔跑!前文已经说过,在一线钻井说了算。钻井工人其实更辛苦,一口井钻完需要数月,期间一直呆在野外与荒山为伴,其辛苦无法用言语描述。所以,为了早点完工,钻进队会抢在白天、节假日之前把井钻完以便休息或者回家过节,完井后要及时测井,并且钻井量越大,测井任务繁重,所以很多时候测井时间决定于钻井队的工期快慢。因而,测井工人会在晚间气候不好的时候出工,更为致命的是,井场离测井公司基地很遥远,而且去井场的道路非常简易,基本都修建在山坡沟壑之间,地势险峻,庞大的测井车根本不好行驶,交通便成了一大安全隐患。在测井队司机和绞车工(主要下放、提升测井电缆)一般由一人兼任(现在测井实行承包制或者叫单井包干制,也即测井完成资料验收合格后,测井队成员就可以分红,要分得到更多金钱,显然人越少越好,所以现在有个趋势,那就是测井队尽量在精简人员,绞车工和司机一人承担)。绞车工和操作员非常辛苦,测井期间一只要呆在仪器车,直至测井完成,中间没有休息时间,在完成测井工任务后司机顾不上劳累继续开车,由于严重缺乏睡眠,加之道路崎岖(尤其下雨、大雾、大雪等气候,行车更加危险。值得一提的是,适逢这些恶劣的天气,钻井队会很配合、很客气的把测井车辆迎接上井,但是测井完成后钻井队就不再过问测井收队、车辆行驶问题,路况不好也不再帮忙梳理),作业任务重、工期紧,行车事故悲剧便经常发生,这些惨像在很多测井公司内部公布,外人很少得知。

    第二,放射性源。提到放射性源,很多人会谈“源”色变,放射性源对人体有很大的辐射危害,能损坏肌肉,破坏人的组织细胞,包括红细胞和生殖细胞,长时间照射还会导致人的死亡。然而,尽管其危害性大,它却是测井离不开的“源”物质,因为密度、中子测井必须用到源,而孔隙度测井是每口井必测项目之一,所以每次上井都不可避免与“源”打交道。曾听说这样一个笑话,某测井队在操作人员现场安装放射性源时,几乎所有的年轻人都跑到百里开外的山坡下躲避,当装源人员要求帮忙时惊奇的发现身后空无一人!当然,现场装源有很多保护措施,比如装源人员要穿铅衣、铅手套、戴铅眼镜防辐射,装源人员会定时做体检,而且熟练操作放射性对人的辐射完全可...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