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九五中文网 www.95zw.cc,程老虫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裔还要举行隆重的祭祖仪式,这种活动一直延续到民国年间。篁墩程氏祠堂为统宗祠,到1940年左右,统宗祠下共有一百零八派,祭祀活动由各派安排人员参加,每年确定几个派别负责从联络到祭祀的全过程,十年轮流一次,每次祭祀活动分工极为细致,安排周密。2007年10月4日,全国的程氏后裔来到篁墩再次举行祭祖活动,老虫参加了这次活动。

    走进篁墩,片刻静谧的农家生活让人沉静安详。而农舍之后咫尺间,便是穿村而过的皖赣铁路。火车时不时轰隆而过,而农家的生活一日一日继续着。穿行在篁墩村中,多少汉唐古风依旧?只有山林日月依然。

    终于到了文俊家,这也是程氏宗亲联谊会的接待站。程文俊是解放初期的村干部,虽然年近古稀,但热心公益事业,是篁墩程氏统宗祠的守护人。程文俊全家人(包括他的孙子)在10月4日祭祖活动中都付出了大量艰辛的劳动。程氏统宗祠的旧址绝大部分已被拆除,剩下的部分改做了小学的校舍,现小学已迁址。空荡荡的天井里的文物罗列着:一只断臂的石狮子立于树下、象征着皇恩浩荡的双龙盘边的“宸翰”匾额、世宗庙碑石、三夫子祠碑石、浑圆的石鼓和形制各异的石础、旗杆墩等,林林总总都寂寞无声地躺在那里,这些都是程文俊等村干部和村里的有识之士,将这些残缺不全的文物搜集起来的。教室里陈列着篁墩——徽州宗族的圣地模型也是程文俊自己动手制作的。地上还有一些断石残片,其中有一块断成三截的茶园石墓碑,上面镌刻着“程氏祖墓”四个斗大的字。字里行间,令人感到岁月的沧桑。透过这些残损的古迹,篁墩当年的风骨与气度隐约可见。这些雕龙琢凤,刻工极其精细的文物是篁墩文化内涵丰厚的历史佐证,是弥足珍贵的古徽州文化的精华。

    从程文俊家出来,因天色尚早,老虫将此次骑行的目的地微调到王村了。不过,篁墩村的潺潺流水还回荡在老虫的脑海中。还有这两只在冬天里眺望田野的黄牛。徽州冬天的田野依旧是绿色的。但寒意还是不可抵挡般存在。还好这辆小鹿般的单车带给了老虫更多骑行的欢乐,让朔风簌簌的寒意无足重轻。而单车下面,更多发散着的是徽州大地泥土的芬芳。骑行不久就看见花山迷窟的索桥了。一路上,重峦叠嶂的远方和充满生机的徽州田野让老虫流连忘返。

    终于到了王村。这是老虫第一次到王村。王村地处歙县南部、新安江畔,距县城23公里,离黄山市中心城区10公里,与“花山谜窟”隔江相望,徽杭高速公路横贯境内。东北与屯溪区、徽州区、休宁县接壤,西南与歙县的雄村乡、森村乡、绍濂乡、石门乡相邻。全镇辖16个村委会,163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3100余人。王村镇农业以粮为主,是歙县四大重点产粮区之一,也是歙县南部重要的交通门户和物资集散地。全镇土地总面积87。3平方公里,其中:林地面积10万亩、水田12421亩、旱地895亩。在王村处拐了个大弯,而王村新安江水岸人家依山伴水的生活环境给老虫留下了深刻印象。

    回家的路上,天已近黄昏。沿途的村庄炊烟四起。又见篁墩,只是暮色渐浓。新安江上残阳如血,半江瑟瑟半江红。半个小时之后,城市就在眼前了。城市的喧嚣扑面而来。看着各种货运、客运车辆的车轮滚滚,老虫自我感觉自己还是更适应单车的速度。不费多时,便能就近看看家乡的山水草木、田野农家,然后回到城市细细地咀嚼回味,这是一种很简单而健康的草根乐趣。老虫不能适应速度过快的生活,因为速度过快了,我们往往会忽略和错过我们身边许多这样的美丽和感动。

    旧的一年就要过去了,历史和乡土依旧那样值得老虫留恋。憧憬就在前方,只是需要我们不断坚持梦想并且勇往直前。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