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九五中文网 www.95zw.cc,草底虫吟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句看似平淡,却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春暖花开、芳香飘溢,蝴蝶在姹紫嫣红的花丛中翩翩起舞的自然美景。蝴蝶对如锦春色、对鲜花香草的贪恋,直到了忘我的地步,连休憩的时间也为之放弃,直到了“宿不成”的地步。诗句里,也反映了菩提对幸福生活和美好爱情的向往和执着追求。

    次句“留连樽客意多轻”写出了世人对蝴蝶的轻慢和不屑。那些流连于桑间濮上的轻狂酒客,又哪能体会得到蝴蝶的内心和精神世界,理解蝴蝶对美的孜孜不倦追求。他们只看到了蝴蝶穿梭于柳下花间、自由自在翩翩飘飞的一面,却感受不到蝴蝶飞不过沧海那美丽而无奈的痛楚。以至一些人在酒足饭饱之余,还把蝴蝶斥责为爱慕虚荣的尤物。

    三句“常因节气悲摇落,”写出了蝴蝶对生命短暂的慨叹。蝴蝶的生命从产卵开始、经过幼虫、蛹期到成蝶死亡,长者一年,短者仅一个月,从羽化到死亡仅有一周的时间。与它的羽化过程相比,蝴蝶的生命确实短暂得惊人。因此,蝴蝶的一生对时间特别珍惜,生活显得十分繁忙。在浩瀚的宇宙和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人的生命和蝴蝶何其相似。因季节气候变化而发出生命短暂的慨叹,又岂止蝴蝶独有。

    四句“偶入诗书浪得名,”写出了蝴蝶心底的无奈和借文人骚客吟咏得以成名的悲哀。蝴蝶的美丽自古受到文人墨客的青睐,吟诗作词中常提到蝴蝶。尽管李白、杜甫、杨万里、戴望舒等古今诗人都有吟咏蝴蝶的名篇佳句,使得蝴蝶的形象得以更加完美。但蝴蝶内心深处的寂寞,以及蝴蝶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忠贞爱情的渴望、对生命的无限眷恋,又有几人能领略、能体会。蝴蝶在乎的是有人能真正理解自己对美的追求,体会自己眷恋生活、渴望幸福的真实感受,而不在乎是否有人歌赞,是否赢得虚名。

    五句“梦化庄生”用的是“庄周梦蝶”的典故,典出先秦散文名著庄子。说的是庄周梦见自己身化为蝶,栩栩然而飞,觉得自己成了蝴蝶,竟“不知周也”;不久梦醒,又觉得自己还是庄周。因此,他糊涂了,不知是庄周做梦成蝴蝶,还是蝴蝶做梦成庄周,然而,不管是庄周梦蝶,还是梦化庄生,哪怕情境再美好,都是虚渺的梦境,其潜台词是人生如梦。这里以庄周梦蝶的典故来表现人生的迷惘和社会的虚幻。

    菩提对这句诗曾自注道:“庄生为蝶,是庄生之幸也;蝶为庄生,是蝶之不幸也。”意思是说,庄生化为蝴蝶,说明庄生正在做着梦,梦境是美好的,所以庄生也是幸福的;而蝴蝶化为庄生,就有了现实生活中的痛苦和烦恼,那是蝶的不幸,诗句中含有一种无为消极的思想,流露出一个思想深邃的智者的无奈和忧伤。如果把这里的梦境理解为作者的一种理想,一种幸福生活和美好爱情的境界,我们就不难理解这句诗的含义。梦境虽然虚无缥缈,只可想见,不可捉摸,更无法实现,但毕竟美好,所以很多人都愿意生活在梦里。尽管梦做得越美,清醒之后就会愈加痛苦,人们还是愿意做着梦。从另一个含义上说,有梦的人,才会有理想,才会有追求,才会为之去不懈奋斗,所以这句诗表达出来的意思,也并不全是消极无为,是“思将浊世千般幻,换取春花一度红。”的另一种诠释。

    诗句中,六句的梁祝,指传说中生死相恋化作蝴蝶齐飞的梁山伯与祝英台。相传东晋时期,浙江上虞县祝家庄美丽聪颖的祝英台女扮男装赴杭州求学,途中与赴杭求学的会稽(今绍兴)书生梁山伯邂逅。两人一见如故,在草桥亭上撮土为香,义结金兰。梁祝二人在杭州城万松书院同窗三年,形影不离,情深似海。后祝父思女催归,英台仓促回乡,被许配给太守之子马文才。一段美满姻缘,顿成泡影。山伯忧郁成疾,不久身亡。英台被迫出嫁时,绕道去梁山伯墓前祭奠。忽然风雨雷电大作,坟墓爆裂,英台翩然跃入坟中,墓复合拢,风停雨霁,彩虹高悬,梁祝化为蝴蝶,在人间蹁跹飞舞。这就是流传千古催人泪下的梁祝爱情故事。“愿随梁祝有谁明?”写出了作者对美好爱情的渴望,也写出了这份感情找不到寄托的无奈。诗歌以诘问的形式,表明了自己对忠贞爱情的向往和知己难求的悲哀。

    七、八句“无为又至青光老,碧柳残烟正绝情。”明写蝴蝶终日碌碌,劳而无果,不觉又是青光老去,堤边碧柳,坞里残烟,已经没有了春日的生气,取而代之的是一片萧索和荒芜,暗写作者对自己碌碌无为的惭惶和青春远去的忧虑。“无为又至青光老”是菩提惯常的感叹,也是对自己“愁丝何故逐年增,每检幽怀语不能”的回答,流露出一种“凉归眼底全无计”的无奈和忧伤。

    整首诗以“常因节气悲摇落,偶入诗书浪得名”两句最见笔力,手法老到,浑然天成。此联不仅读之爽口,嚼之有味,且情韵俱佳,扣人心弦,铸就了全诗悲凉的基调。作者巧妙的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借蝴蝶渲染出来,使得整首诗笼罩着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无奈的情绪。诗的前四句通过写蝴蝶对鲜花美景的贪恋,写出了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幸福生活的渴望,抒发了对美丽生命的留恋和青春苦短的感叹。后四句以梦入题,进一步抒发了作者对美丽人生的追求和忠贞爱情的向往,有憧憬,有希望,也有无奈和哀伤。

    诗歌有消极无为的一面,也有积极向上的一面,有理想和现实的矛盾,也有梦幻般遥深的寄托。虽然作者感到生命短暂,青春更是稍纵即逝,现实和理想的差距是那么的遥远,知己难求、孤独无助,但始终没有放弃自己对美好愿望的憧憬和追求。正如菩提在我是花草微尘中说的那样:“虽然在现实里,那些美好的愿望时时的离我那么远,时时的让我看不见也摸不着,时时的让我误入思想的歧途,煎熬折腾着我,生出无谓的悲伤的心来,但我知道其实它们从来没有离开过我。”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