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九五中文网 www.95zw.cc,草虫子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作家打扮虽然普通,口气却是不小。在记者见面会上,她们频频口出狂言,让在场记者非常吃惊。

    “我没有什么喜欢的作家”

    80年代的孩子有许多是读着琼瑶的作品长大的。这两位小美女是不是也受了琼瑶的影响呢?苏德很不屑一顾地说:“我没有什么喜欢的作家,因为我感到他们写的内容没有特别打动人的东西。我不想和前辈作家一样,我需要另辟蹊径的写作方法。”周嘉宁说:“我不知道琼瑶为什么会出这么多的书。如果她是经过自己努力得来的话,我希望也可以像她一样。但我真的不怎么看她的书。”更可笑的是,虽然苏德的新书钢轨上的爱情封面上赫然写着“马原、虹影向你推荐”但这两个著名作家的书竟然也不在苏德的阅读范围之内。

    更让记者们大跌眼镜的是,当问到是否看过鲁迅作品时,苏德竟然说鲁迅小说“不怎么样”即使是他的杂文,也“掺杂了很多政治因素”所以“不想回答”

    “10年以后我们是主流”

    现在少年作家的书越来越多,其中不乏好作品,但更多的是遭到质疑。他们的作品主题大多是爱情,写作也是为了发泄自己的情感。这样的题材有继续发展的潜力吗?周嘉宁自信地说:“我觉得10年以后,是我们80年代后这批作家登上主流文化位置的时候。至于20年,那太远了,我不想做这个预测。”

    真为她们捏把汗,因为她们炮轰的不仅是琼瑶,而且就连鲁迅这样的一位大师都让她们不屑一顾。她们在否定了前人的成绩的基础上,真不知他们在今后又将如何去“另辟蹊径”而他们所谓的新的写作方法将不知立足于何处。因为狂妄和无知,令人觉得她们所谓的自信也成了笑柄了。

    有人问牛顿为何成功,他回答:我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

    二、文学的定义

    高尔基说文学是“人学”是人的学问。但这种说法有点笼统。因为人的学问包括的太多。我曾试着用最简单的方式去解释文学——文字的学问和文明的学问。即文学包括了文字的学问和文明的学问两大块内容。真正的文学是两者兼有之的,一些通俗流行的文学各占其中一块罢了。80后作家写出饱含着文明探索的文学,我想有点太高了。他们的年纪和生活阅历以及社会经验都使他们不足做到这点。他们甚至还不知文明为何物。他们更多的是讲究着文字的学问。因为他们大都看些书,肚子里都或多或少有点墨水,可以学些作文的技巧。现代的生活方式使他们可以有许多的素材,报纸、杂志、电视等都可以让他们用文字写出故事来。也可以用互联网来满足他们的发表欲。他们可以努力去把文字的学问做得更好,让别人更喜欢他们的作品。这一切,都是现代社会创造出来的“文字天才”而不是文学天才。

    说到这里,肯定有人就不喜欢看了。因为我用太多的条条框框来否定了作家和文学成就的环境。假如按我的说法,那么这些80年后的作家既算不上作家,也写不上文学了。是的,我过于苛刻了,甚至还有点本末倒置,因为文学评论是在文学作品的基础上形成的。可以没有文学评论,但文学作品是照样产生的。要搞文学的还有另一个形成因素:我前面所指的全是生活体验类的文学作品,即有了生活阅历,有了社会阅历,丰富了作者自己的内涵,写出的作品。但还有一些作品,却是以生命体验而写的。这种生命体验是饱含着生活的苦与乐,血与痛写就的作品。

    但在我们中国,用生命体验写出的作品不多。太多的是生活体验写出的作品。现代的长篇巨著白鹿原作者陈忠实在看过米兰昆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时承认自己是无法写出这样的作品的。确实,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电影:布拉格之恋)这部小说是一本用生命体验出来的书,就像曹雪芹的红楼梦一样用整个生命来写的书。但在中国这类的书出现的太少。谢有顺曾指出中国的知青文学出现了那么多,却没有一本可以和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这本相提并论。知青文学表现了文化革命的悲惨社会境地,而生一书也表现了捷克亡国的悲惨境地。但前者关心了个人的命运,而后者却更关心了国家的命运。确实,因为如此使我对那些五六十年代的作家凭添了许多的不满。

    我们文学缺什么?缺的就是这种生命体验型的作品。这是用一段生命去体验生活,体验苦乐的创作过程。只有如此,可以排除一切条条框框。可以挣脱一切文学的束缚,才能写出真正的好作品。而我们现在所称的80后作家又有多少人做到这一点呢?

    他们没有特别的社会阅历,没有广泛的生活接触。但他们一样可以成为作家,一样可以写出好的作品。只是,一味的求奇求新,或着把题材局限在一个思想领域里,显然是不会成功的。文学需要新鲜的血液,就要鼓励新的文学新人不断地出现。但他们又将何去何从?像韩寒那样江郎才尽?还是继续下去?我认为所谓的80后作家这股文化现象是不正常的。因为他们失去了耐性,失去了正确的文学观。

    铁凝在谈到中国的文学缺什么时,指出:现在我们的小说创作,缺乏一种对人生、对生活的谦虚之心、耐烦之心。我们这个社会正处于一个不耐烦的时代,有些作家对生活有些想当然,这是懒惰的。不谦虚、不耐烦使我们看不到心灵更深处的走向,看不到时代的命脉,在作品中也不可能产生令人震撼的力量。所以,我们的作家对人生要有谦虚的态度,有耐烦的态度,这样去搞创作,会走得很慢,但是会很有力,很可靠。

    80后的作家们,你们的座标在哪呢?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