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九五中文网 www.95zw.cc,碧之筱桦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在这座城市的中心,最黄金的繁华之地,有一座文庙。文庙是大圣人孔子的祭地,地面宽阔,规模宏大,十年前我常进去,似乎一直都冷冷清清静静的。那时,有一位诗人在文庙里面办了一个文学组织,经常有活动,我是其中的一个小卒,故而常进常出。这位诗人面子大,我进去时只需要说找某某,就可以不买门票;守门的看一眼,戴眼镜的,像,便肃然起敬,放行。次数多了,向守门的大爷说一声“你好”就相当于门票,听声音就可以进去。因此我也顺便免费参观游览瞻仰了好多次,很得便宜。后来组织消散,进去就没有了意义,所以也就不进去了。与文庙一墙之隔的群众艺术馆(实际上也是文庙的一部分,以前是,现在隔了),因为办了一本文艺家刊物,我有时要去坐坐。站在这个小院荒芜的假山上,看隔壁的文庙大院,只觉得芳草萋萋,兔走乌飞,苍老不堪。若不是夫子的名气实在太大,这里恐怕早已经被房地产商作了开发。

    往事如烟。

    孔子公园的命运就比文庙好多了。文庙南面,原来是一个开大会用的广场,叫红旗广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一段时期孔子很热,于是广场建成了公园,取名孔子公园;公园正中,安放了一尊由香港人送来的孔子铜像,一时间这座城市仿佛能听到论语的声音。近年,城市越变越大,公园越显越小,不大气,于是公园扩大了好多倍,变成了广场,取名为文庙广场。孔子铜像也移到了广场的一边(我记得以前是在“万仞宫墙”正中)。铜像前面,是一些孔子行教的画图,低低的斜面的石刻,高的一端离地有10多厘米。再前面,是一座石雕,呈书卷状,内容是论语。铜像背面,是文庙,红墙灰瓦,像厚重的历史。

    前一段日子,夜晚闲暇之时,我们一家最喜欢到文庙广场散步。广场上人很多,仿如杜甫老先生笔下的新人,欢乐得像海洋。特别引人注目的,是跳舞。先是在宽阔之地,后来漫延到了整个广场。孔子像的面前,也满是跳舞的人,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他们用现代设备大声地放着舞曲,在孔子面前尽情地舞蹈。一个领舞的年青女子,穿着时新的短装,背对着孔子,在离铜像不到1米处的平台上忘我地跳;跟学跟跳的人,也在下面忘我地跳。孔子行教的图画,脚下有孔子行教的图画吗?不知道。孔子,这位2557岁的老人,在霓虹灯下,笙歌之中,夜夜观舞。

    2000多年来,他一直希望看到的社会景象,莫非就是目下的情景?

    孔子应该是喜欢观舞的,无论阳春还是白雪,他都看得津津有味。

    2500多年前的一个春日,孔子和他的几个学生在曲阜县东南一个名叫舞雩的地方,看见五六个年青人,七八个小孩子,从沂河里面洗了澡回来,在祈雨的土坛上乘风而舞。这些人都是曲阜的老百姓,他们在劳动之余,尽情地享受着生活的快乐。在这个简陋的舞台上,他们跳起了欢快的舞蹈。舞是随意的肢体语言,远没有求雨时跳的神舞那么庄严神圣。可以敞开胸怀,自由自在,迎风飞舞。他们身着白色的春衫,在和煦的阳光下,像蝴蝶一样,翩翩起舞。舞之不足以释放热情,他们就边舞边唱。唱的是当时流行的歌曲,也远没有求雨时唱的巫歌那么神...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