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九五中文网 www.95zw.cc,菠萝蜜多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三年前,我成为村里第一个放下挽起的裤腿子出去读书的人。这得益于老爸是个农村小学的教师,还算个知识分子吧。我不敢说受教育多人今后就会怎么样,但看到大部分小学或初中就彻底“毕业”的同班同学,我确实应该感谢命运赐予的机会。

    记得刚接到重点中学录取通知书那个下午,我跟在老爸的后面,父子俩把锄头举得老高,边走边闲聊。老爸把锄头一晃一晃的说:我当年可是华南师范大学附中的啊,要不是那场“文化大革命”今天就不用一边拿粉笔头一边还扛锄头了。现实一点说,知识就是力量,甚至有可能是一种权力,学而优则仕嘛。要想摆脱这种扛锄头的命运,对于我们而言,最直接的方法可能就是读书。你看看这些贫瘠的土地,说不好听的,就是给共产党擦窗户也比留在这里强。

    我跟老爸有深重的隔膜,深谈不来。那次我半开玩笑半认真的对他老人家说:你教了我那么多年,只有这句话中听。

    三年后,我上了一个二流的二级本科院校,在村里却轰动一时。无论当下的大学生贬值到什么程度、我怎么担忧自己的前途,在村里人看来,我都是无比幸福的。在他们的眼中,考上大学意味着脱离“农民”这个身份,有机会过城里人的生活了,再不用“面朝黄土背朝天”对于这种善意的认为,我没有说是或者不是,也不好说什么,有时只是苦笑一下。

    刚到学校时,某位领导对我们这些贫困生大谈“苦难是金”的道理。当时我觉得很不是滋味,某些人一直强调“古来才俊之士,多出于柴门子弟”却从没有注意到,这些“才俊之士”的背后,有多少痛苦挣扎的“柴门子弟”的身影?所谓的“才俊之士”不过是千千万万“柴门子弟”中的小小部分罢了。偶尔挣扎了出来的一些“柴门子弟”很多再也不回头看了。进而,整个社会都遗忘了这些“柴门子弟”的存在,最多也不过提起他们是廉价的劳动力资源罢了。对于这样的群体而言“苦难”只能永远是苦难,不会是“金”!

    不久前在学校的论坛看到一帖子说:“打死也不嫁给农村来的”我相信,这是当下很多女子的心底宣言,尽管有些可能还是来自农村的。人性所趋,也没有什么好责备的。

    不知不觉,上大学已有一年。前几天病了一场,躺在床上什么事都没干,往事总是浮上来。想起那个在烈日或暴雨下狂奔,在牛背上大笑,在树上像一只猴子似的乱跳,在水里像一尾鱼一般游动的黑不溜秋的身影,直叹自己这几年真的越来越娇弱了。

    我现在对于乡村,更多的是喜欢那清新的空气,清澈的泉水,朴素的民风。我承认,很多农活我是越来越怕了。我再也不敢抱着大捆大捆的稻草从田里越过,皮肤变娇贵了,怕稻草弄得痒痒;再也无法顶着烈日挥着锄头了,那会头晕的;再也想不起那个黑夜,我怎么将挑着一担满满的谷子摸索着走过独木桥但我一定不会忘记,那些一同在野外烤番薯的伙伴,那些风吹雨淋的日子,那些曾经布满手掌的厚茧,那些洪水过后无奈叹息的声音,那些受尽苦难却依旧淳朴的眼神

    我,是农民的儿子。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