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九五中文网 www.95zw.cc,包兴桐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你呢?你也不明白吗?”她看着我问,好像是哀求又像是责问,然后就把筷子放在两排白白的牙齿中间咬着。

    “我?”我说“我也许可以明白一些,因为我也想住在这——我习惯了住这儿。”

    斓珊微微地低下头,筷子还是那么坚强地在嘴里咬着,一绺头发在耳边垂了下来,轻轻地晃动着——两只耳朵露出了粉红的轮廓。

    “原来你们俩真他妈有故事啊。”吃过饭,我们走到楼梯拐弯处的那个小平台上的时候,思亮笑着说“但怎么那么像没故事——复杂。”

    “你从哪里看出来我们有故事?我觉得没露出什么马脚啊。”我也笑着说。

    “你看她最后和你说的那句话,说那句话的神态。她和我说了一顿饭的话,就是为了和你说这一句话,没说错吧?”思亮说着,学起了斓珊说那话的样子,又是哀求又是责问的样子“你呢?你也不明白吗?”

    “这有什么啊?”我轻描淡写的说。

    “你呢?你也不明白吗?”思亮又学了一遍,调皮的像个孩子。

    “真的没什么啊。”

    “女人啊,她再厉害,再有心计,一激动,往往就准备前功尽弃,不计后果。”思亮一脸高深地说。

    “这样就结束了,真快。”我说。

    “现在看看,这个学校还真的挺美的,像个四合院,给人一种家的感觉。”思亮放眼望着暮色四合的校园。

    “一个地方,没有学校,总让人觉得缺点什么。”

    “有这么点味道,以前有一个学校在这里座着,孩子们总有一个去处,乡里搞什么活动,也总是先想到有学校这样一个地方,哪一年唱戏、放电影、开会,不是放在学校?”

    “一个地方,没了人气,败下去就很快的。我看,再过七八年,这个学校也就差不多没有了。”

    “你真的也想住这?”

    “是吧,我习惯住这儿——你看这儿多静,我从小就在这儿长大。在外面,梦里常常有学校的影子。”

    “也好,要不斓珊一个人住在这怪吓人的。”思亮说着递给我一支烟“要不要来一支?这是孝敬别人的烟。这地方真他妈的静。在这看看书,倒真是个好地方。”

    我们都点了一根烟。我们平时都不大吸烟,所以,点着的烟对我们而言更多的是一种心情的象征,是一种要吸烟的姿势。这时候天渐渐地暗了下来,凉风跟着荧火虫也来了。偌大一个学校,只有斓珊的房间里透出朦朦胧胧的光,我们都不由得向那望去,好像那是夜海里的一座灯塔。

    “我要走了,我今晚不在学校睡了。”思亮说着扔掉长长的烟头。

    “现在回家太迟了吧?这路上怕有蛇——很多蛇喜欢横在路上凉快。”

    “没事,我一边走一边唱歌,唱歌惊蛇。”说着,他就朝校门口走去,他刚一出校门,歌声果然就响起来了。

    我在平台上站着,听着各种昆虫的鸣叫声;远远地沿着黑黝黝的两山的夹缝望出去,可以看到远处镇子里的灯光一片灿烂,它们像一个岛一样在远远的地方浮着,在那浮光掠影的下面,好像正有鼎沸的人声弥漫开去。

    “是你?吓我一跳。”斓珊突然在背后说道。

    我回过头去,看到她月光下白得简洁的脸。等不及我看到她的表情,她的脸就溶进了月光里。

    “其实你早就猜出是我,对吧?要不你不敢开门出来。”

    她房间的门开着,灯从门里射了出来,穿过走廊,朦朦胧胧跟她来到平台上,在她身后停了下来。

    “当然,这么暗,又有蛇——”

    “今天承认的可真痛快,会不会——”

    她微微地仰着头,对着我。

    “对不起。”

    “没什么,你真的要住这?”

    “这没有什么真和假的,好像只有喜欢和不喜欢。”

    “我想——我想,我是多虑了,你不会为别人而改变自己什么的。”

    “好像说对了一些,但也不全对。”

    “那你说说为什么喜欢住在这?”

    “本来是很复杂的,觉得说什么都说不清;现在,倒是觉得可用那么一两句话就可以说清了?”

    “那为什么?”

    “在外面走了一圈,有一天突然就想着要回来,要回到这里。觉得这里要有多静就有多静。”

    “原来这样,嗯——可以理解。”

    “还有一个原因——”

    “因为什么?”

    “现在也许可以这么说,因为你也住在这里。”

    “那,如果我不住在这儿呢?”

    “那我也会住在这儿。”

    “那不是说,你住在这儿其实和我没什么关系——”

    “你可以这么说。”

    “我又没这么说,我什么时候这么说了,你这个人,听话从来都不听音,还算看过那么多的书。”

    “说说你吧,你为什么回来?为什么要住在这?”

    “为什么?因为记忆和心灵,为什么!”

    “你知不知道,你无意中说出德里达说过的一句很有名的话。意大利的诗学杂志要德里达用两个词说说诗是什么。德里达说诗是记忆和心灵。这样看来,你是为诗而回来的,是为诗而住在这里的,像海德格尔说的——人诗意地栖居。”

    “说到诗,说到海德格尔,好像就太形而上了,而我想的其实是生活,是一种很简单的日子。”

    “那你就具体说说什么是为了记忆,什么是为了心灵?”

    “好像也不好说具体,更确切地说,我突然不想说了——你去意会吧,恕不言传。”

    “你看,又说到诗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诗,很多时候其实是一个人的气质,一个人的思想,并不那么形而上。”

    “想起这个学校,想到在这里度过的日子,倒是有点诗意的感觉。你不知道,在外面做生意,周围都是些什么人——都是些垃圾。”

    “在外面这么多年,不容易啊——尤其是一个女孩子。那时候应该不要那么急着辞职。”

    “你说我和镇里的那班人在一起,我会受得了吗?迟早要辞职。倒是学校——一回到学校,我的心就静了下来。学校真是个奇怪的地方,一走进它的围墙里,就好像和外面吵吵闹闹的世界隔开了。”

    “也许,这围墙对你特别管用吧。”

    “对你好像也管用。”

    “也许,因为我们从小就在学校长大;也许,咱们俩都是那种不太能适应外面社会的人。”

    “想起小时候的事了吗?”

    “是的,从来没有忘记过。”

    “我以为你忘了。”

    “我也以为你忘了。”

    一个暑假,偌大一个学校就我们两个人。白天,我们呆在各自的房间里看书,听音乐;晚上,我们在平台上点上蚊香,坐着聊天。那一个暑假,我们仔仔细细地看过夏天的傍晚是怎么开始的,看过风怎么多姿地从田里的稻尖上、从我们彼此的头发上走过;我们仔细听过夜幕下的昆虫们交响乐的起承转合;听过围墙外的那条小溪伴着月光弹出的不同的旋律和音阶。我们吃过饭就开始坐着说话,那么多那么多的话,曲曲折折、柳暗花明地在夏夜的凉风里流淌着,像是被荧火虫的小灯笼带来的客人。我们发现,原来我们并不是沉默是金的人,这么多年来我们少言少语原来并不是真实的自我,我们原来都有那么多的话想对人说,只是,我们一直在寻找着感觉里的那个听众。一夜又一夜,我们说啊说,可是,我们觉得还没说够,所以,尽管我们说到了一切,说到了童年,说到友谊,说到了梦,说到思念,说到理想,说到了诗,说到了生活,甚至说到了——爱,可是,我们都还那么自在地坐在各自的椅子上,椅子和椅子之间,总是有着那份恰当的距离。并不是拘束,也不是其它什么,我们这么让彼此的椅子相望着,好像是两个人都觉得如果我们靠得太近,也许,我们再也就不会整夜整夜地坐在这阳台上说话了,这么多年来沉在心里的话,也许就再也没有机会去说了。

    整整一个暑假,不,应该说是整整一个夏天,在月朗星稀或星多月淡的夜晚,我们坐在平台上说着话。没有主题,没有结构,但却总是有说不完的话。平台外面的田里,常常有打着手电在田里看水的农人,把光打到平台上,打到我们脸上,然后笑笑地移开了。时常地,溪里也会有一片散乱的灯光由远而近,我们知道那是一些捉蟹捕鱼的小孩,他们成群结队、屏声静气地沿溪走来,到了平台下,便会小声地问我们要不要蟹,然后笑着向溪的更深处走去——

    整整一个夏天,我们像是两个补课的学生,互相提醒着,回忆着。我们好像在补很多很多的课。也像那些补课的学生一样,补着补着,我们才知道,原来我们有那么多的课要补。总有四五年,我们原来对对方几乎是一片空白,偶尔的书信来往,现在看来其实只谈些情绪和心情;我们发现,我们也有好多年好多年没有好好看过天上的月亮了,不管是月圆还月缺,现在我们慢慢温习着,从往事,从诗词——温习着秦时明月汉时关,温习着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温习着杨柳岸晓风残月,温习着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温习着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温习着一片冰心在玉壶。

    我们温习着——

    月光下,偌大的校园只有我们两个人,只有脚边蚊香的一点红,一缕烟,但就这样,荒凉里也有一份温馨和旋律。我们慢慢地温习着,有一句没一句地说着,就像是两个老人守着火炉煲他们的中药,就像一坛酒慢慢发酵着它的醇香。我们慢慢温习着,有着浪子归来的从容,有着除却巫山的不迫,有着曾经沧海的不惊,当然,也许更多的是回归家园不再流浪的那份悠闲。

    每一天暮色渐合的时候,我们便慢慢地搬来椅子,还有蚊香——让它摆在椅子和椅子的中间,然后,我们等着蛙声唱晚,月上柳梢。我们知道,我们的温习还有一份同盟的默契——我们知道,在我们月下风中的时候,学校外面的人也正传说着我们。我们好像听到远远地传来镇里他们的议论声。我们不由得相视一笑,我们一笑就把那些声音打发了,整个月光下的校园又是那样宁静,那样辽阔幽远,就像它睡着了还打起了鼾声做起了梦。

    “他们谁也想不到!”有一个晚上,斓珊忍不住笑着说。

    “你说的是什么——什么想不到?”我故意问她。

    “我们的事啊。”

    “我们什么事啊?”

    “我们的事就是我们的事。”

    “具体说说,我们什么事他们想不到?”

    “你不知道,我也不说了。”

    “那我说,你点头。”

    “嗯。”

    “是不是我还没拉过你的手?”

    “嗯。”

    “是不是你其实没有几分钱?”

    “嗯。”

    “是不是其实我们要永远住在这里——一辈子?”

    “嗯。”

    “是不是你决定这以后和我在这办一个班,教那些特殊的学生?”

    “嗯。”

    “是不是我们其实已经谈了很久很久了,久得都忘了具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嗯。”

    “是不是其实你已经决定嫁给我了?”

    “嗯。”

    “是不是其实你已经算嫁给我了?”

    “嗯。”

    “是不是我们的结婚纪念日应该从今天开始——等等,我看看现在几点了。”

    “嗯。”

    “我来。”我接过她手里的蚊香,跟着她。我们都感觉到,夏天在我们身后走丢了——她轻轻地关上了门,几乎没有发出一点声响——那么轻。

    3/我想起来了

    我记得,我的懂事是从十四岁那年开始的。

    “慕然,李慕然——”她突然叫道,第一声有点犹豫,好像带着那么点试探;第二声来了点果敢,但声音却慢慢地轻了下来,像是在琴键上走过一段下滑音。

    我抬起头望着她,她在桌子的那一边,已经改用眼睛在说话了:别人在叫你呢!

    我想低头写我的字,又听到她叫道:

    “慕然,李——慕——然——”

    “什——什么事?”我不好意思地说,我一不好意思就会有点结巴。

    “我以后就叫你慕然了。”她说。

    “那,好的。”我说。我想起来,她以前都是叫我大哥的。我们这个学校的院子里,有很多像我这样年龄不相上下的孩子,大人叫我们以兄妹相称。她比我小两岁,就一直叫我大哥。

    “我叫你大哥,别人就笑我。”她看看我半天不说话,就又说道“给我写一张字吧,我要贴在房间里——我现在是一个人一个房间了。”

    “要什么字?”

    “你写吧,你读五年级了,你说写什么好吧——我才读四年级。”

    “要说,我其实已经读中学了。”我说。我去年就小学毕业了,但听说明年我们学校才要办初中,所以,爸妈又让我在小学生五年级再读一年——到邻镇去读中学太麻烦了,所以我也就有了一个绰号“留学生”——不是“留级生”

    “留学生,谁不知道。”

    “那给你写一张‘宁静致远’吧。”

    “好,”她说“我不明白那是什么意思,但‘宁静’我喜欢。”

    我用颜体从右到左地把它们写在一张裁开的白纸上,她像往常那样站在桌子的那一边看着我写,我能感觉得到,她的眼仁和呼吸跟着我的笔锋在走。

    “好了。”我说,想了想,我又加了个落款:

    李慕然十四岁书

    “你十二岁。”我说,然后指指落款“你看,我十四岁了,你比我小两岁——我记得。”

    我十四岁这一年,斓珊她开始叫我名字,其实,在我的记忆里,她差不多只叫了这一次;也是这一年,她有了一个自己的小房间,后来,我也向妈妈要了一个,妈妈把储物间移了移,我也就有了自己的一个房间,一把钥匙。

    我是那种喜欢独处和出神的孩子,很小很小,大家都说我像个丧偶的小老头。不知是我的爱好使我孤僻还是我的孤僻产生了爱好,我喜欢一个人呆在一个地方看故事书、写毛笔字或者出神。我念了六年的书,就当了六年的保卫委员,老师交给我一把教室的钥匙,每一天下午放学,我帮值日的同学打扫好卫生,就把前门锁了,从后门溜进了教室,坐在自己位置上看故事书、写毛笔字或者出神。刚刚洒扫过的教室充满一种熟悉的泥尘气味,还有喧嚣过后的宁静和宽阔,傍晚的夕阳在窗玻璃的最上一格闪烁。妈妈对我不当班长而当一个又小又累的保卫委员感到非常失望;但爸爸像对待其它事一样,他有他的看法,他觉得当班长也没什么好的,至少,他说他教了二十多年的书,带了那么多的班,没有一个班长是有出息的,不仅没出息,连人都不是——见了老师扭头就走,连声招呼也没有,倒是以前班里的那些“土匪”都出息的很,见了老师,先是烟再是酒,李老师长李老师短的。

    “那照你说,慕然应该连这保卫委员也别当了,干脆当土匪算了。还是老师呢——”妈妈说。

    “说你,说你——”爸爸直摇头,但并没有气恼的样子“慕然,咱们杀一盘——到你的房间。”

    自从有了自己的小房间,除了上课,我就总呆在自己的房间里。有时候,爸爸会过来和我下下象棋或者翻翻我写的毛笔字——他从来不说一个字,但他有时候会把他认为好的字拿回去贴在他的房间里,过一段时间他再过来翻一翻,又换了一张。有时候,斓珊他们也会来我的房间看我写字或者和我换书看。

    “慕然,慕然——”我在房间里呆久了,妈妈就会在隔壁大声地喊起来。

    “什么事啊,到底有什么事啊——”爸爸总是不急不慢阻止她的大喊大叫。

    “他一个小孩子家整天呆在房间里干什么啊,又不是女人坐月子。慕然——”

    对于母亲的叫唤,我总是当作没听见,她也总是叫着叫着就没了下文——好像她只是不喜欢我一个人呆在房间似的。只是有一次,她叫着叫着,就过来推门。

    “慕然,耳朵呢。”

    “阿姨。”谰珊叫道。

    “珊珊,你也在这啊。”妈妈好像很吃惊,然后拉上门就走了。

    “以后不要动不动就把房间的门关得壁一样严。”晚上吃饭的时候,妈妈看着我说,然后又看看爸爸。

    “做门就是为了关的,为什么不能关?”我说,然后放下筷子。

    “反正,以后珊珊在的时候不能关门——这是规矩。”

    我好像有点明白了,但又不是听得很明白,所以不由得就看了看爸爸。

    “这些事我不懂,”爸笑着说,用两只筷子轻轻敲着碗沿“你妈说的有点对,但不一定全对。”

    “你怎么当的爸爸,大家都说我们家慕然怪,你这样教下去,不怪才怪呢。”妈妈说完,就管自己一个劲地拨饭。

    “怪有什么不好,是吧?”爸爸笑着问,又像是在自说自话。

    但妈妈的告诫还是让我慢慢注意到一些东西。这以后,斓珊还是不时地往我的房间跑,但她只呆一会儿,她妈妈就在那一边的楼上喊她的名字。

    “你妈叫你。”

    “没事,也不知怎么的,她越来越爱喊了。”

    “你还是应一声吧,你看,她叫的整个学校都听到了。”

    “我一应不是全校也都听到了吗?没事。”

    渐渐地,就常常有老师开我们的玩笑,尤其夏天大家吃过了晚饭,坐在平台上纳凉的时候,不时地就会说笑着把我们俩扯在一起。

    好像斓珊还为此哭过一次,但哭过后,她还是不时地往我这儿跑;我也没什么,大家都不大爱开我的玩笑,说我人小子老,占不到便宜。但慢慢地,大家说着说着好像就失去了兴趣,后来斓珊就是整天呆在我的房间里,大家也都觉得没什么。有时候,有小孩子吵架了,大家就说:

    “你看人家慕然哥哥和珊珊姐姐,他们天天在一起,也没见他们吵过架。”

    我想,在我漫长的童年和少年岁月里,如果没有斓珊常常出入我的房间,也许我也不会感到特别的寂寞,我一直是那么怪的人,从来没有改变——静静地出神是我喜欢的。其实斓珊来了,我们也不多说话。有时候,她是拿着作业坐在我的对面,我们都管自己做作业,偶尔伸手开一下对方的文具盒,拿一下橡皮擦或彩色笔什么的;有时候,她就隔着桌子看我练字,我能感觉得到她眼仁和呼吸跟着我的笔锋走,但她都只隔着桌子看,从来都那么倒着看,一个字一个字地看,有时我把笔递给她,叫她写,她笑着把手交在了身后,她说她只想看着我写;有时候,她拿了一本书过来,我们都看自己的手里的书,没有一句话,也没有一声咳嗽。但是,如果真要在我的记忆里,在我漫长的童年和少年岁月里抽去关于斓珊的那一部分,那么,我的记忆和过去就会像是一棵竹子,它一节一节中空着,中空也许使它坚强,但一定要失去许多美好和温馨。

    我们很少走到学校外面去。虽然校门对我们永远是开着的,但我们好像更喜欢学校那道有形无形的围墙。偶尔打球的时候球跑了出去,我们总是跑出去拣了球马上跑回来。当然,我们也都有同学和校外的朋友,他们在放假的时候也会跑到学校来玩,他们给我们讲外面发生的一些事,像谁家被偷了,谁和谁打架了,他们有时会带来一些有意思的东西,有时候是一只松鼠,有时候是一只小鸟,有时候是一小袋的山果,有时候则会送我们一把花籽。整个学校,一到放假,好像就成我们的城堡,好像是某个国王把它送给了我们。

    星期六的早上,大人们成群结队到街上买东西——因为学校到街上有长长的一段路,所以有事上街的时候,大家总是要结伴而行,一些小孩子也吵吵闹闹跟在后面。时常地,整个校园就剩下我们两个人。大家笑着说把学校交给我们了。

    学校座落在一个山岙里,站在操场望出去,围墙之外就都是山了;当然,如果站在楼上看出去,就会发现围墙外还有一片不大的稻田和一条小溪,然后才是三面高高的山。从学校门口的那条路望出去,才隐约可以看到村子的景象。也是那里,从很远的地方传来一角外面的天光。听爸爸说,这儿以前是一个寺庙,解放后就改成了学校,然后慢慢地添建了一些房子。现在,学校看起来很像是古人的一座颇具规模的四合院,房子一进一进地退到山边。第一二两进是教室,第三进是老师们住的地方,看起来像个后院。一个曾经是寺庙的地方,人一走,它好像就突然幽静起来,突然有了某种魔力,就是像我这样喜欢静的人,也都有点害怕起来。看得出来,斓珊也有点茫然,好像是一个人突然来到一个四面烟波浩渺的岛上。我们看了看四周,好像整个校园正在膨胀,正在扩散,正在离我们而去。我们大声地说话——我们平时总小着声或者干脆不说话——我们大声地一问一答,有点夸张地笑着和叫着。但是,声音刚刚从我们嘴里出来,就被吞没了,飘散了——好像我们身边正有看不见的深渊,声音刚从我们嘴里一蹦出来,就掉了进去,没了影子。最后,我们想出一个办法,我们大声地背唐诗背宋词。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我们一起背着。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我们一起大声背着。

    大家提着大包小包回来的时候,走在前面的老师一进校门就喊:

    “慕然,珊珊,我们老远老远就听到你们背诗——这才像个学校。”

    人渐渐地多起来,校园又热闹了起来,我们背诗的声音也就渐渐地轻了下去。

    “进来。”斓珊走进了我的房间,叫我“外面吵死了,老师也不像老师。”

    现在,斓珊不管在我这呆多久,她妈妈都不会再大声有事没事地喊了,只是到了吃饭的时候,才那么轻声地叫一两句。她妈妈有一次笑着对我妈说,她们自己家倒成了斓珊的饭店了,除了吃饭睡觉,就再也不见她的人影。不过,珊珊在慕然那做的作业比平时不知要好多少,最好,她肯定地说。

    有一个星期天的中午,我一吃过饭就跑进自己的房间。我记得母亲还在身后说“房间里藏着什么宝贝,这么急”我正在练字的时候,斓珊的妈妈站在门口。天气渐渐地热起来,我开着门。我有一个习惯,每天饭后要站着写几张字。我在书上看到古人喜欢在酒后写字,但我觉得,饭后写字也一样有味道,有点微醺的感觉。

    “慕然,这么认真啊?珊珊不在?”斓珊的妈妈看了看“怪不得我叫了好几声都没人应。奇怪,她会去哪呢?慕然,你知道珊珊在哪吗?”

    “早上她还没来过。”我说“我也不知道她在哪。”

    “那我去找找看。”她妈妈说着就走了。

    然后,我就一直听到她叫珊珊的声音。不一会,平台上就传来纷纷杂杂的说话声,好像是关于斓珊的。我看到爸爸和妈妈也走出房间,我也跟着走了出去。

    “珊珊不在学校里,会去哪呢?她一个人从来不出校门的啊。”斓珊的妈妈对大家说。

    “问慕然。”有人看见我,急忙说。

    “问过了,慕然也不知道。好像她半早上吃过饭,洗过头,就不知去哪了。”

    “再找找看。”大家又分头在学校里找了一圈,边找边叫。我也到我认为有可能的地方去找了一遍,也没有她的影子。

    “学校里不用找了。我们这么喊,在学校的话,她还会不应吗?”老校长说“你有没有骂过珊珊啊?”

    “没有啊,早上她洗头的时候还唱着歌呢。”

    “那一定到她同学那里去了。”

    “不会啊,她很少到同学那里去——有的是她的同学到学校里来玩,再说,她也从来不在别人家里吃饭的。这到底去哪了啊?这个珊珊。”

    斓珊的妈妈急得眼泪都快要下来了。斓珊的上面还有一个哥哥,但哥哥很不长进,小学一毕业就说什么再也不读书了,整天在社会上混,从来不在学校里住。他说一到学校里,看到这么多老师心里就害怕,就不自在,就烦。当然,大家对他也没什么好感。所以,每一次当他一摇三摆地回来的时候——他有时候要回来拿点钱或换洗的衣服,看到的人就会笑着大声喊道:“白公子回府啦——”有人一喊,他就马上不敢摇了,赶紧溜进家里。眼看着儿子是没出息了,所以,斓珊的爸妈就特别疼爱她这个小女儿。但斓珊爸爸在外省做小生意,一年难得回来一次。斓珊和她的妈妈就可以说是相依为命了。

    “你先别急,我们分头到街上,到村里去看看,这么大晴天,不会有事的。又不是三岁的小孩子了。”大家安慰她。

    到街上和村里的人陆陆续续地回来了。

    “没有,不过我看没什么事。”

    “没有,大家还在找呢。”

    斓珊的妈妈开始一阵阵地紧张起来,最后,不由得嚎啕大哭。

    “没有,这就奇怪了。”这时候,最后一位老师也回来了。

    大家私下里也说问题大了,但还是对哭得泪人似的斓珊的妈妈说没事没事的。然后,又有一些老师分头到村里去问斓珊的同学。整整一个下午,大家在都在学校里焦急地等待着,眼看着太阳就要挨着山了。

    “有消息了。”王老师一进校门就说。大家急忙围了过去,斓珊的妈妈急忙拉住了他的手。

    “你快说,快说,珊珊在哪?珊珊怎么了?”

    “我也不知道。”王老师喘着气说“等我喘口气,再说。你先别急,有事没事都发生,急也没有用。我找到珊珊的一个女同学,我知道她和珊珊要好。那个女同学叫小玲。”

    “对,我怎么没想起来呢?珊珊和她最要好了。”

    “我找到小玲,一问她有没有看到珊珊,她就哭了。我一看她哭了,就知道她知道珊珊在哪儿了,而且知道珊珊一定出了点什么事。”

    “啊?什么事啊?”

    “我就叫她先别哭,慢慢说。可是,我越是这样说,她就越是哭得厉害,什么也不说,只知道一个劲地哭。后来我做了许多的思想工作,她才一边哭一边说,最后我总算听明白了。原来早上珊珊洗过头,在操场上晒头发的时候,小玲正好来找她玩。珊珊就和她边说边往校外走。后来,她们就到溪里去了,沿着溪往山里走,也不知走了多远,我看是挺远了。然后,她们就碰到三个青年,男的,一听就是那种不三不四的流氓公子。那三个青年一看到她们两个,就吹着口哨,嘻嘻哈哈地围了过来。小玲看看不对,就说‘快跑’,拔腿就跑。珊珊愣了一下,也就跟着跑起来。那三个青年人一看到她们跑,也就在后面边叫边追。”

    “后来呢?”

    “后来,后来小玲说她都跑昏了头,也不知自己是怎么跑回家的。跑的时候,她回头瞥见珊珊想往她这儿跑,但这时候有两个青年人插到她们中间,珊珊好像就掉头往山上跑了。”

    “啊?这些流氓,这些流氓。我的珊珊——她走路都走不快,怎么跑啊——”斓珊的妈妈不由得痛哭起来。

    “那你应该把小玲带来,我们问问她那三个青年她认不认得。”有人对王老师说。

    “我怎么没想到?想到啦,但是小玲一个劲地哭,说什么也不肯来学校,她只知道一个劲地哭,我叫她妈妈慢慢问,我就先跑回来了。”

    “那我们再到小玲那里看看,你们几个年轻人,赶快到山上找找。”老校长吩咐道。

    大家说着,议论纷纷、群情激昂地向校门走去,后面传来斓珊的妈妈悲恸欲绝的嚎啕声;围在斓珊的身边的女老师看着大家边走边三三两两回过头来,似乎担心身后会突然发生什么不测,然后渐渐地从校门口消失了。可是,突然地,她们发现这些刚刚消失的人群汹涌地从门口退了回来,好像是被校门给吐了出来似的。然后,大家看到珊珊披头散发脸色苍白地冲了进来。

    “珊,珊珊——”

    斓珊径直走了进来,并不回答;后面远远地跟着刚才的那班老师。走近了,大家看到她紧紧地抿着嘴唇,嘴唇乌青,像一根霜打的茄子。

    “珊珊,珊珊。”斓珊的妈妈满脸疼爱地看着女儿,拉过珊珊的手,斓珊就势在她身边坐了下来。

    大家看着她们母女;妈妈看着女儿;一片寂静。

    “我再也不到学校外面去了,都是流氓,流氓。”斓珊突然大声说道,看着她咬牙切齿的样子,有的人差不多要笑出声来——事后有人说,原来珊珊生气的时候样子也美。

    “珊珊,我的珊珊——”斓珊的妈妈却出乎大家意料地哭了起来。

    “哭什么哭,我又没怎么了。”斓珊大声说,然后又说“妈,我肚子饿了。”

    后来大家边看斓珊吃饭边听她说,她一边往山上跑,一边大声地哭叫。有两个青年人好像追了一段路,但渐渐地她就没有看到他们了,不知是没追了还是在后面什么地方躲着,但她还是不停地往山上爬,一个劲地往山上爬。快到山顶的时候,她才停了下来,她实在爬不动了。但她不敢下山,生怕他们还在某一个地方躲着。她一个人在山上呆了很久很久。后来,看看太阳差不多要下山了,再不回来天就要暗了,她才发疯似地往山下冲,一口气跑到学校。

    大家对这件事议论了很久,有的说外面的社会太坏了,有的说斓珊越长越漂亮了,这才是开头,以后麻烦多得很,有的说也许那三个青年人不过是闹着玩儿,没想到把珊珊吓成这个样子。议论总是一阵风,不久也就过去了。但从那以后,斓珊更不大出校门了。以后,她不得不到外面去读书,高中、大学,她总是一下车就急急往学校走。但就是这样,还是常常有青年人在后面跟着。好在,每一次有人跟到学校门口,都会不由自主地停住了。

    “臭男人,有种的进来,到学校里来。”斓珊得意极了。

    几乎所有的那些色胆包天的“臭男人”都在校门口停住了,好像学校有一种魔力,有一种场,让他们的自信和所向披靡的技巧失去了作用。我们可以想象,当这些自我感觉一流的男人扫兴而归的时候,他们远远地回头望去,山岙中的这学校,一定像那传说中可怕的城堡,一定。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