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九五中文网 www.95zw.cc,包兴桐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说我是那种可以对我好的孩子,不管怎么对我好,我是不会变坏的。

    那段长长的少年时光,我是在他们笑眯眯的宠爱中,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氛围中度过的。就像那黑土地里的一棵树,又逢着好年景,它想怎么长就怎么长,尽性尽情自由自在,反正,它有的是养料,水分,阳光和空间。每一阵风,每一个雨,好像改变了它的成长轨迹——但好像又什么也没有改变,它还是照着自己的本性,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地生长着——所以,每一阵风,每一个雨,不是改变它,而是成全它,成就它。小时候,我还不知道,这段生活对我意味着什么,但现在,当我步入晚年,越来越多地想起那时的生活,想起那里的流水,横桥,戏台,寺院,高塔,谯楼,后山,想起他们老人家笑眯眯的眼神和呼唤,我才知道,它们对我有多重要。它成全了我这个人,也深深地影响了我一生。可惜我没有孩子,如果有的话,我也会像他们老人家当年对我一样,想对孩子多宠爱就多宠爱,让他们像黑土地里的一棵树一样,尽情尽性地生长。”

    无用上人把眼睛睁得大大的,手里茶杯早就空了,却还不断地往嘴里送,津津有味地品着。

    “我这算明白了,为什么那么多可去该去的地方,你却要回浙东平阳。落叶归根,这样看来,那儿才是你的根——生你的常熟,反倒成了客乡了。”

    “这是——我的少年,也是卦象‘三’中的第一个阶段。”

    “还有你的中年和晚年。”无用若有所悟,声音居然异乎寻常地有点尖“等等,让我来猜猜,你要说什么。”

    “那你说说看——”黄大痴站起来放眼望了望窗外的远山,放松了下来,好像真的准备好好消停一会。对于他这样一个喜欢沉默和独处的人来说,这样一气讲下来,还真是有点不习惯。要是换成别人——而不是老友无用在他面前,也许他讲着讲着早就卡住了。

    无用看着他那熟悉的侧影和窗外那同样熟悉的丰润的山川,他心里慢慢就涌起了一份亲切,他发现他们之间那种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感觉像空气一样在他们之间流淌、弥漫。

    “那就算我给你解这三‘变’的其它二‘变’。虽然和你一峰大师比起来,我的卜术是小巫见大巫。中年的时候——”无用好像突然获得灵感似的兴奋地说“中年的时候——我记得你20好像刚刚出头,徐琰任江南浙西道肃政廉访使,便辟你为书吏。但这以后的20多年时间,大约在四十岁后,你才得任中台察使院椽吏。没想到你的上司张闾是个有名的贪官,元仁宗曾派他经理江南田粮,张闾到江南后,贪刻用事,富民黯吏,并缘为奸,使得民不聊生,盗贼四起。延拈二年(1315年)九月逮捕入狱。为此你也遭到连累,被逮入狱。好在很快获释,你便离京南返。此次遭遇你险丧性命,从此你再也无意于仕途,开始了隐士生活。不久,正式皈依道教,师从我的师傅金蓬头(金志阳)修炼。我觉得,你入道之后,尤其是正式皈依道家之后,真的是判若两人。那时候的你,就像一个挑着重担的人终于到了目的地,终于放下了肩上担子似的,说不出放松的样子。我们先是和师傅在温州的龙虎山先天观蓬莱庵呆了一段时间,后来又一起去了圣井山峰顶天瑞庵。不久,你在圣井山之西建庵修炼,并自号井西道人。那时候,我看着你突然好像放松了的样子,总觉得应该像什么,但形容不出。刚才你跟我一讲,我就觉得那真像是你童年、少年时那份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尽情尽性的样子。后来,你迷上了卜术,你就像有时玩魔术、杂耍、唱戏一样给人算命,又认真又充满谐趣。师傅后来私下对我说过,你有慧根,是道家的人,师傅一拉你便入门了,在道的世界里,你无碍无妨,如鱼得水;但他说你不会是一个纯粹的全真教衣钵传人,你皈依道教,是因为这里有你相近相通的东西,你来了,是为了寻找这份相契的自在和逍遥,是为了尽情尽性。现在我明白了,这二‘变’,这中年的你,是你自己对你自己的宠爱。这份宠爱,让你想不干什么就不干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去哪里就去哪里,想留在哪里就留在哪里。我这样解,不知——”

    无用上人看到黄大痴正望着自己,眼睛里流露着孩子般澄澈的欣喜。那份天真的表情,让他感到一种羞愧的幸福——他的这位老友,真是天下第一号老顽童。

    他感受到一种酣畅淋漓的痛快,他决定再接着往下讲。

    “五十岁时,你隐居富春江畔,开始学画,经王蒙的介绍,得到了赵孟頫的亲自指导。没想到,你画艺突飞长进,很快就形成自己‘气清质实,骨苍神腴’的艺术风格。大家都说你大器晚成,天赋很高,这些,当然都不无道理。但是,我觉得,你虽然五十岁才开始学画,但其实你已经画了整整十年了——甚至更长。”

    黄大痴瞪着眼睛看着老朋友,好像孩子听故事似的在催他快讲快讲。

    “你四十岁开始,就已经为画画做准备了。那次你出狱后,先在松江一带卖卜,后来回到了常熟,隐居在虞山小山头你养父以前住的别业里。那以后,差不多每个白天,你都整天呆在山上,树林里,像一片影子一样,飘飘忽忽,大家都不知道你到底想要干什么;有时,你坐在山上的乱石堆里,看山色的变化,看山下的云起烟生,一看就是一整天;有时,你到海边,看激流轰浪,或者干脆就等着风雨骤至,云再黑风再狂雨再大,你也不回头。差不多每个有月色的晚上,你都会带着酒,坐到湖边的桥上,一个人边饮边吟。喝完了酒,就把酒罐子丢到水里,那里的每一座桥下,都是满满一水的酒罐子。那会儿,每次我去找你,大家都会告诉我,别找了,谁也不知道你在哪片山上,在哪个湖里。后来,我和你在富春山、松江、杭州一带跑了一段时间,每次看到你坐在石头上或桥上,躺在大树下或船上那份出神,还时不时发出微笑和叹息,我知道,你是彻底迷上这湖光山色了。时常的,我唤你好几声,你都不会应;好几次,我们彼此就走散了——你走着走着,就好像有什么东西牵着你往一个特别神秘的地方走去。当时很多人说,大痴是被山里的什么鬼魅给迷上了,勾引了,其实我知道,你是看懂了这山色湖光,你看到了我们看不到的东西,正是这我们看不到的东西,牵着你或往前走或留连驻足或出神叹息。我能感觉得到,这湖光山色,是一样太好的东西,是一本我所能想象的最好的书,可惜我用心不够用情不深,我进不去,读不懂。在你的出神和叹息里,我知道,这湖光山色——什么隐约远山,渺茫岚岫,争奇群峰,连绵平岗,茂密丛林,似练江波,一色水天,舟舍隐人,村舍茅亭,就像烛火中的往事一样,已经深深地映在你的心里。后来你画画,只要把这心里的山水还有那份曾经冷暖掏出来就是了。行家说你‘气清质实,骨苍神腴’,孰不知,这是因为你‘卧青心,望白云’,你是用心中的山水曾经的冷暖来作画。”

    黄公望点了点头,眼里又出现了无用上人熟悉的那份出神。也许,他正在心里翻阅着这几十年来映在心里的那一幅幅山水,品味着那千山万壑的冷暖。

    “在你的出神和叹息里,我知道,你对那山水,有着无限的宠爱,你任由她牵着走,千山万壑,她说去你就去了;餐风露宿,她说留你就留了。当然,也可以说,这湖光山色,对你太宠爱了,她给你一切,那神秘、神圣的一切,她就像一位菩萨,为你展开一切,又为你包容一切。在你的出神和叹息里,我知道,你的内心是自由的快乐的,在这出神和叹息里,你尽情尽性自由自在。这就是你的——晚年。”

    黄大痴还在出神,只是这时候,在他沧桑的脸上和眼里,像山间的睛岚一样,升腾起了层层叠叠的笑意。他没有回头,对这样的朋友,他用后脑勺的发尖就看到他的全部,用鼻翼就能嗅出他的一切。然后,他走到案上摊开的画卷旁,拿起笔,写下:

    “今特取回行李,中早晚得暇,当为著笔,无用过虑有巧取豪夺者,俾先识卷末,庶使知其成就之难也。十年,青龙在庚寅,歜节前一日,大痴学人书于云间夏氏知止堂。”

    两个朋友看了,哈哈大笑。

    一生有这样的朋友,他用一生的山水,一肚的冷暖回赠他,值得。他要画个十年八载,用一生的最后一幅长卷送给他。他突然有个决定,虽然长卷已取名富春山居图,但他现在要画的,是心里的全部山水,是他的丰润江南,华美四季。这里有——他想起了他的少年,他的坡南,他的凤山和凰山,他养父眯眯的笑。

    明天,他就要回家——他浙东的平阳老家。

    七月二十六写毕于渔樵耕读

    附:2010年3月14日,温家宝总理在两会期间与中外记者见面时提到,元朝著名画家黄公望创作的富春山居图。黄公望,字子久,后来又有“大痴”等称号,在绘画史上独树一帜,被尊为元四家之首。1350年黄公望将富春山居图题款送给无用上人。富春山居图“无用本”是黄公望晚年艺术进入自然浑成化境的巨作,也是对中国山水画发展极具影响的力作。清顺治间,富春山居图被收藏家吴洪裕临死前投入火中“以为殉”幸被其侄得救,但已被烧毁起首一截,并从此分为二段。前一小段藏浙江省博物馆,定名为剩山图;后一部分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关于黄公的籍贯,历来争议较大。民国平阳县志?人物:“出继永嘉(温州)黄氏时,父年已九十始得之,曰:‘黄公望子久矣,因而名字焉’。”而黄公望也在的多幅画作署名“平阳黄公望”所以不少人持平阳黄公望之说。只是,有人觉得晚年的黄公望那么大岁数还念念不望回平阳,可见黄大师应该是土生土长的平阳人,过继之说实为不当。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