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九五中文网 www.95zw.cc,半缘修道人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前几日虽是写了一篇关于三毛的文章——叶叶心心,舒卷有余情,但文中更多的是涉及她的作品,而我对她那二十年来的深情怀念和根植入骨髓的爱恋还没表达出来。今日,在这清晨时分,我要把在我心底最深最柔软的角落里,对她那份细细腻腻的感情与大家诉说。

    八十年代,台湾作家琼瑶、三毛的书风靡整个大陆。第一次听到三毛这个名字是84年,原以为是漫画家张乐平笔下的人物,却被同学取笑是井底之蛙——此三毛,非彼三毛。从此,这个名字刻在了我的心板上,挥之不去。可是,本县这个小地方一直没有她的书出售,也无法借到她的书,甚是遗憾得很。

    买到她的第一本书时,已是87年的暑假了。是她的三毛的昨日、今日、明日,关于她写的内容很少,更多的是其他作家及影视界的朋友对她的评价。

    那时因人生经历、阅历还少,加之生命也没什么挫折,读起来没多大兴趣。89年以后,我的生命达到了万劫不复的地步,伤了又伤,痛了又痛,历劫了又历劫,然后居然能读懂了她的书。因为我们有相同的病痛:脑神经衰弱、(达到极点时,还得吃安眠药才能小睡一会儿,或是靠打点滴才能支撑体力)由这病而又引起的闭经,肠胃炎、鼻炎等。后来发现自己疯狂地爱恋上了她。

    这时候,很多在大陆读大学的人也带了不少她的书回来,较之以前有书借阅了,但是却不容易轮到。热爱她的读者群太多了。那次,不知同学袁军从哪弄到了她的一本万水千山走遍,我才翻了一下却已是爱不释手了。她人说期限已到,无法借阅与我。我从小到大是个心高气傲的人,但为了能读三毛的书,我不得不放下高贵的尊严,低声下气地哀求她人。每次为了赶时间还书,只好利用上副科的时间来看书了。在这之前,最讨厌上副科课了,而今,巴不得每节都是副科课。每每看到精彩之处,忘情得大笑起来。这时候,同桌急忙捂住我的嘴巴,恨骂一声:“你找死啊!”

    那时候,读三毛是我每天必修的课程;借她的书,是我每日必做的事情;聊她是我唯一的抉择。

    三毛对我今生的影响很大,从她那里,我点滴形成了自己对服饰及艺术色调的改变、对器具的挑选、对房子的装潢、家居的摆设、对作品的审美、坚定了对文学倾注毕生精力的执著;从她那里,我尽可能把她性格可贵的一面融入到我的身上:自信而不自傲、豁达而不刚硬、开朗而不矫情、率真而不做作、热诚而不夸张、和永远在他人面前心神活泼的样子。尤其是她的那份爱心,(字里行间处处都流露出)感染了我,并逐渐完善了我的品格。没有三毛,我的人生想必是灰色的一幅画,然而她的出现,使我人生的天空变得清丽、明朗、碧空万里无云起来。

    96年,妈带我去看医生。医生无意说了一句:“你的女儿给人的感觉很优雅,但也很忧郁。”“对,她最喜欢的人是三毛,而那个作家却极消沉,她已经自杀死了。”一个一惯以来都很深刻的母亲,却对一个陌生人大谈特谈她的女儿,我想,一定是我的身体大恙和多愁善感伤到了她心灵深处的悲愁。我是愧对母亲。

    刚出道时,没房子,我跟大姐居住在一起。她好玩,外甥女都是由我带。那三岁的外甥女鹭鹭也知道我极爱三毛,每每我看书时,她无事可做,也想看看我的书。这时候,她都会郑重地跟我申请:“四姨,(本人排行老四)我能翻一下你的三毛的书吗?放心,我绝对不会搞它皱的。”

    一天,大姐的朋友问鹭鹭:“你好乖哟,每天都跟四姨在家做什么?”“看书呗。”“看什么书?”“看四姨最喜欢的三毛的书——哭泣的骆驼呗!”她对我那不屑的神情以及回答,差点把看官吓晕。那本书的封皮上画有一匹骆驼,她最爱翻阅。

    91年元月的某一天,大姐夫下班回来,微笑着对我说:“四毛(家人对我的揶揄),三毛死了。”“请你不要乱说话。”我很生气。大姐夫从背后拿出了一张报纸递给我。看到大标题的那一瞬间,我的心一下子被掏空了。为了纪念她,我托在广州读书的好友帮我买三毛的书。后来,我也陆陆续续地从三亚、海口,甚至寄钱到湖南的“活水书屋”把她的书全给买齐了,包括她翻译的兰屿之歌、清泉的故事。

    90年,曾读过作家铃子写的假如三毛死了的诗:如果你死了/你的橄榄树由她去浇水/你的草原由她去施肥/你的比树根还要深/比草原还要远的路由她去走。当时我想,这人怎么能这样?

    91年,三毛死后,铃子又写了一篇抒情散文献给远去的三毛。说:“本来不愿编发这些不祥的诗句,可又拗不过对她的深情。”后来,我才明白,爱一个人,可以爱到想她“死”

    2004年,我在书店无意翻到三毛一本不曾出版过的书——高原的百合花。“物是人非事事休”我在那里感慨无限!没想到,二十年过去了,我对她的书还是那么热衷。

    “阿姐,你喜欢三毛的书?”本市琼州大学(她穿校服)的一个女孩子露出惊喜的神情。“我们全班的同学都喜欢她。”她好像遇到了知音,不在乎我是否回答。

    三毛,她不仅仅影响了八十年代的人,还影响了九十年代的,现在还在持续着。说明她的艺术和人格魅力是永恒的。

    三毛,她犹如沙漠中的一朵奇葩,在我的心中静静地开放,永不凋谢。

    写于2005。5。19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