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九五中文网 www.95zw.cc,白纸船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们的通信地址,就与他们告别了。走远了,回头看看男孩子们渐渐消失的背影,即便再次相逢仍为陌路,但短暂而善意的相处,也是游览途中的一件很愉快的事情。

    不得不说的乡村夜晚

    因为年幼时曾在农村住过两年,因此有着根本无法割舍的农村情结。从来也弄不懂那些模模糊糊的记忆竟然还一直影响着自己心态。那段记忆中,虽然没有父母在身边,但是有极为疼爱自己的曾祖母,还有一望无际的麦田,麦子成熟的季节,麦芒生疼地扎在胳膊上的感觉现在还能回想起来。农村在我心里除了是麦田,还是玉米地,是甜甜的玉米秸秆,是刚刚在地头上烤出来的新鲜的玉米,是从土中刨出来的带着泥土味道的鲜嫩的花生,是全村出动的丰收场面,是开满枣花的带着刺的枣树,是烧得烫手的大炕,是晒麦场上两面都可以看的露天电影,是村头夹着尾巴流浪的野狗,是一种青草的味道,是炊烟,是暮色里唤儿归家的呼喊声,是左邻右舍的亲热的家常。

    所有这些依稀的痕迹都在夜幕降临的晚饭后变得清晰起来。暗蓝色天空上游荡着一片片细纱般的白云,星星在云的背后闪亮着,乡村的清新的空气,洗人心肺。远处,白天见到的卧虎山,在夜色中化成了一道巍峨的墨色影子,在黑暗中静默着。院中的灯光引来了两只丑陋的蟾蜍,一大一小,像是一对母子,忙碌的吃着灯光引来的飞虫,所有这些还是让我感到很亲切而新鲜。

    妮妮没有和我打招呼,跑到崔阿姨邻居家里去看小狗了。一天的劳累在这样的夜晚中竟然无影无踪。坐在院中,清洗妮妮刚刚洗完澡换下的脏衣服。崔阿姨在一边陪我说话。崔阿姨家只有一亩多地,种着新鲜的没有上化肥的蔬菜和一片玉米,是给住在她家的旅客准备的。我们来早了,玉米还没成熟。现在村子里很多人家都做起了家庭旅馆的生意,生意还不错,一到周末,就会有很多北京市的人来这里爬爬长城,躲躲城市的糟杂,成了城市人的一种休闲时尚。

    游览司马台长城

    到了古北口才知道司马台长城很有名,是我国唯一一段没加修饰,保留明朝原貌的古建筑遗址,是长城的精品,是长城的代表,独具“奇、全、险、绝、妙”几大特色。著名的长城专家罗哲文教授曾评价说:“长城是世界之最,而司马台长城又堪称长城之最。”于是决定第二天去登司马台长城。

    乡下人勤劳,起身很早。第二天,很早就听到崔阿姨一家忙碌开了。早饭还没吃完,昨晚崔阿姨帮我们联系好的小面包车已经等在门外了。从古北口到司马台有几十公里,半个小时就可到达。一路上,车跑在山脚下的公路上,时时可以看到匍匐在山脚的静谧的小山村,偶尔还有绕着村子的浅浅的小河,几只白鹅悠闲地在水中嬉戏。

    我们到达司马台长城景点时是早晨七点半,太阳已经很高了,只是不很帜热,空气还很凉爽。未进山门,就已经看到山上的一些楼台了,从山脚到司马台长城还有一公里多山路,不算难走。时间还早,基本上还没有游人。在司马台长城中段的峡谷之中,有一片碧波,听说是鸳鸯泉,西侧温泉,水温常年在38度;东侧泉水冰冷刺骨,两泉相会,形成一湖,湖水冷暖各半,堪称一绝。到不由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了,不论多么不可思议景观,在自然界里却显得那么和谐。因为这一片绿水,使枯燥的山路也变得有滋有味起来。

    一直以来,我就认为山水是山的心灵,有水衬托的山显得格外滋润和水灵,而没有水的山就显得严峻和落寞了。这个面积不小的水域,让巍峨的司马台长城显得活泼起来。

    走到司马台的纪念碑处,才清楚地发现司马台长城被峡谷分为东西两段,这两段长城依靠悬在峡谷半空的索桥相连。对岸的西长城已经尽收眼底,在早晨的阳光照射下,像是一条匍匐在山脊上闪光发亮的巨龙。西长城山势较缓,比较完整的保留着20座敌楼,只是一般游人较少。我们也决定放弃西长城,继续登东长城。

    仰望东长城,由于山势险要,坡度较大,只能看到下一座敌楼,而看不到整个长城的全貌。前两三座楼山势还比较缓,到了四五楼后,明显坡度加大,登起来很是费力,走上十几米就要停下休息一会儿,回身看着静静的还没有游客的长城,一阵微凉的山风吹过,说不出来的舒畅。长城两遍的山崖上铺满了厚厚的野草荆棘,往远处看,山的一些低凹处还怀抱着一些村庄,由于离得很远,倒是显得湮没在山的褶皱中的山村像是一处世外桃源般的安静场所。

    过了五台,妮妮开始抱怨了,长城还是望不到头,越来越难走,于是连拉带扯,妮妮勉强又走了两台,过了七台,远远可以看到八台敌楼下有卖冷饮的地方,于是许诺,一定给她买冰激凌。这个冰激凌作用很神奇,让妮妮的抱怨销声匿迹了,勇敢地继续攀登。过了九台,登长城的路已经明显得平缓了,陡峭的台阶变成了大部分的坡路。前十台的敌楼保存还算完整。过了十台,山路也粗糙起来,十一台长城看着破烂不堪,十一台到十二台的路已经简陋之极了。司马台东长城只限游人到第十二楼。

    十二楼以后,有著名的绝险“天梯”能过此梯者,才能称之为登城好汉。但是天梯的倾斜度近80度,宽度仅60厘米,只有右侧30多厘米可供攀登,且无扶手,无遮拦,天梯是由一座窄窄的石墙悬空而设,长约百米,只有一块城砖的宽度,左右两侧旨是近900米的深渊。听起来就让人心惊胆寒。由于此段发生过若干次游人坠落而亡的事件,因此东长城也就只开放了前12台。后几台中有一座“仙女搂”传说是由一个羚羊变成的,因莲花仙女居这而得名,它形体修长、长年在白云中若隐若现,恰似不愿出门的少女,汉白玉石拱门上刻有并蒂莲花浮雕,为万里长城上所仅有。还有一座是“望京楼”是北京市文物至高点,海拔986米,有登上望京楼东看“雾灵积雪”西望长城雄姿,北观塞外风情,南眺京城灯火之说,想起来一定气势磅礴,但是无缘相见了。

    下山时,我们坐了缆车,回望巍峨旖旎的长城,感觉有些依依不舍。东长城又隐没在蜿蜒的山脊上了,若不是真的一路自己亲身攀登,绝对想象不出这东长城的全貌的。长城之所以让历朝历代的人心生感慨,是因为已经超越当初建筑她们只为了军事保卫目的的初衷了,她载附着一种建筑文化,和天然的山脉,人类的文化历史融为一体了。站在长城上,没有一点感觉因为长城是人工的,而在山脊上显得格格不入,相反她的存在显得山峰更加壮观而气势磅礴。若是从历史文化角度思考长城,会更加耐人寻味,只是我才疏学浅,话到嘴边,竟不知如何表达了。

    归程

    中午饭后,和崔阿姨结算食宿的花费。一家三口四餐一宿,崔阿姨只要了80元,我和老公感觉不妥,坚持多给崔阿姨加了钱,虽然这里条件比不上城市中的宾馆舒适,但是崔阿姨一家人极为宽厚善良,一天多下来,和我们一家相处得很愉快。并且决定,有时间一定还来,还住在崔阿姨家,毕竟这里还有很多景点没有游览呢。临告别前,妮妮和那个姐姐留影留念。崔阿姨送给我一双自己刺绣的绣花鞋垫,还答应,给妮妮也一定绣上一双,等着妮妮下次来的时候取。

    和崔阿姨一家告别,崔阿姨一定要送我们去火车站。又见到了那座雄伟的卧虎山,想起向崔阿姨打听卧虎山为何以卧虎为名,在崔阿姨的指点下,才发现这山的山头最高处恰好像是对面相卧的两只老虎。前几年有一位北京某高校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在这里登山,不小心坠下山而亡。崔阿姨说,老虎屁股摸不得,那孩子是从一只老虎屁股附近比较陡峭的地方坠落的,而且他的名字还很犯忌讳。我心里不免抱怨山的无情,怜惜起那个夭亡的大学生了。

    仰望山脊的敌楼,还有游人在冲着山下快乐的欢呼着。山就在那里,背负着几百年的长城。人间的苦苦甜甜,悲悲乐乐,似乎并不与山有关。哭也好,笑也罢,她只有一种静默的表情,刚才产生的抱怨大山的情绪又是那么毫无道理。

    站台的工作人员捡到一只老鼠般大小的刺猬,憨态可掬,旁若无人地爬来爬去,引得候车的人们欣喜地笑着。山里的天气,说变就变,天空中浓重的乌云再次卷来,火车刚开,豆大的雨点就砸了下来。暴雨来得快去的也快,没有几分钟,天又放晴了。刚刚被雨打湿的山上的绿叶们,在雨后初霁的阳光下熠熠发光,蒙着雨水的山石,也像镜子一样反射着光芒。风也罢,雨也罢,山也只有这一种静默的姿态,而无言的大山更加显示出了她震撼人心的力量。

    车厢还是很空,妮妮在我对面的长椅上睡着了。火车在连绵不断的山中穿梭,我突然想起去年带妮妮出来游玩时,特意挑选了白天的火车,是想让她看看那些没有见到过的风景和没有接触过的人的生活。火车也是这样在绿山中穿梭,妮妮问我:“妈妈,山后边是什么呢?”

    我说“还是山啊。”

    “那山的后面又是什么那?”

    “你看不到吗?还是山。”

    “那山的再后面呢?”妮妮很不满意。

    一片小村庄从我的视线划过“是村庄。”我回答。

    “那村庄的那一边的?”

    在山较为平缓的地方,是碎布头一样的农民的田地。“是田地。”我这么回答。

    妮妮不再问了,我一直反复思考着妮妮无意识的问话。

    在妮妮眼里,只有山的世界是不能成立的,还要有村庄,有田地。我们生活的世界,就是“村庄-田地—山”是“人—田地-大自然”人就是这样和自然界站在了同一到水平线,缺一不可,也应该彼此尊重。

    远山渐渐地被抛在身后,喧哗的城市又出现在眼前。不到两天的很短的时间里,因为看到很多景色,认识了一些人,知道了一些事情,思考过了一些问题,心头显得沉甸甸的。带着孩子出门旅游,远不是开阔视野,释放心情,闲情逸致,很多时候,是教会我们如何和陌生的人善意相处,是感受历史文化给我们带来的震撼,是一种精神上的荡涤。

    我领着女儿来到狭小的城市之外,暂时逃脱了从井下观望出的一小点天空,带她看山、看水、看草原、看大海、看沙漠,我真的没想到要教给她什么,而是想让她用自己的眼睛和心灵去解读她眼前的世界。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