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九五中文网 www.95zw.cc,以待天倾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竟搅得四肢百骸痛痒钻心,周身鼓胀欲裂。他眼见强敌在前,先时尚自忍耐,到后来实在苦捱不住,虽眼睁睁看了禅做势击来,也不再理睬,只盼就此软软躺下,或生或死,都强于受此煎熬。

    二人顷刻间胜负逆转,众僧无不狐疑,想到此一番初战既败,后两场胜负未卜,面上俱露愁容。许多老成持重的僧人看出妙清师徒皆非善类,一旦夺了方丈之位,必要随生事端,心下都暗暗叨念:“慧心已败,但盼慧宁能胜得一场,挽回局面。最后一场干系重大,方丈必会亲自上阵。他武功居天字辈僧人之首,或许能胜妙清,化去此劫。”

    天心神色不变,冲妙清道:“师兄数十年韬光养晦,弟子已是这般了得!少时若还有机会,贫僧看来得亲自向师兄讨教了。”妙清冷笑道:“方丈门下弟子若胜了第二场,贫僧自当奉陪。”天心微微一笑,冲站在一旁的慧宁道:“你在师门日久,所学也有小成。今与五台山的师兄切磋技艺,期能不负众望。”这句话说得含蓄,其实份量极重。

    慧宁听了,忽露畏葸之意,犹豫了半天,方道:“弟子尽力而为,方丈自管放心。”大步迈出,走到殿中。这慧宁看着胖胖墩墩,模样可笑,此时决心一定,立时现出从容之态,站在殿上,直似山岳渊亭,实是非同一般。众僧暗暗喝采,均想这慧宁或许能胜。

    只见妙清身后转出一人,稳步来到殿中,身形圈转,冲四下施了一礼,跟着向慧宁作礼道:“小僧了及,斗胆向师兄请教。”慧宁见他举止颇不似了禅轻佻张狂,举手投足之际,显得极有分寸,戒意大增,说道:“师兄乃是贵客,望不吝赐教。”右手微探,左掌横胸,摆出“金刚掌”中第一式“礼敬如来”既是答礼,亦同时做势。他自幼出家,拜于天际门下,貌虽谦和笃厚,心志却坚,加以天资甚高,天际犹为喜爱,故不遗余力悉心指点。慧宁不负师恩,数年来深研细磨,此即外门功夫已达相当火候,尤擅于“大金刚掌”技法,侪辈之中无人能望项背。这时只摆出起手一式,周身上下便笼罩在一层无形的劲气中,神色渐渐转和,仿佛面前所立,果是佛祖一般。

    了及见他如此气度,暗吃一惊:“这僧人年纪尚小我几岁,可这份从容神情,我却有所不及。天心既让他来斗二场,此人必是劲敌。”说道:“有僭了!”左手倏出,虚撩慧宁面门,随即欺身而上,右拳疾打慧宁前胸,出手便是“闯少林”中的一招“醉打山门。”众僧见状,都露出不屑之态。许多年轻弟子更撇嘴它顾,不再观看。

    原来这一路“闯少林”拳法,乃是少林派入门所学的最基本拳路,少林寺中即便不会武艺的僧人,也都能比划得似模似样。此刻殿上许多人都是本派武学的大行家,原想此番较艺,双方不知要使出少林几门绝学,斗智斗力,方可获胜。谁知了及刚一动手,便使出这套拳法,招式平平固不待言,可笑的是竟然大模大样,便似众人都是初入门的新手,谁也看不出他招术是何等幼稚浅薄。

    了及一招既出,并不介意周遭嘘声,跟着几式“上步拗打”、“童子听音”依旧是“闯少林”的拳路。只是拳法中规中矩,朴实中蕴含深厚功底,一式式使来,恍如行云流水,每一式皆藏无穷后劲。

    众僧看得数招,也自心折,合计:“这套‘闯少林’虽嫌简陋,但使到这等火候,我也未必能够。况以‘闯少林’与‘大金刚掌’拆解,历来所无。这僧人以拙御巧,确是了得。”

    慧宁凝神拆招,心下亦奇:”他这路拳法式式变化皆在我心,他却仍能攻守相宜,令人无隙可乘,倒真是不易。我这套‘大金刚掌’每招皆藏九变,式式相承,掌力愈摧愈强,历来寺中僧人或以‘达摩手’,或以‘般若掌’方能匹敌。似此斗法,倒是头一遭。”二人拳来掌去,足足斗了四十余招,了及拳法仍是不变,不论慧宁如何诱敌抢势,他终能堪堪应付。

    慧宁愈斗愈惊,心下着恼:“这人示拙隐巧,一会儿不知要施出多少诡谲招术来?此当师门存亡之际,我若不乘机占了形势,胜负可难预料了。”当下左拳横伸,挡开了及来掌,右掌圈转,斜向前推,中途蓦地一变,居然打向了及胸膛。

    这一式匪夷所思,人所难料。众僧从旁见了,无不耸眉:“这一掌看似‘大金刚掌’之形,运劲却分明是‘伏魔慈悲掌’的手法,这般不伦不类,那是为了甚么?”须知少林掌法种类虽多,但不论怎样千变万化,各套掌法都有其独特的运劲法门。少林武功千百年来经无数名僧研习,实已是千锤百炼的家数,门下弟子别说自创武功,便是增减一招半式,也是千难万难。慧宁将两种截然不同的掌法揉在一处,原本绝无可能,但既已使了出来,可见也并非不能。众僧狐疑之下,齐齐望向天际,心想:“莫非他悟出本派武学至理,已然独辟蹊径?”

    天际见大伙向自己望来,只有较众人更为疑惑:“慧宁虽是我门下弟子,聪慧过人,但这两种掌法各走其径,断难从一,单靠苦炼可得之不来。莫非他近年有了异遇,竟将两门武功巧然结合?”扭头望向天心,见他凝神观斗,竟一改前时平和庄严神态,面上隐隐透出一丝古怪来,不禁纳闷:“难道师兄早知道慧宁武功的底细?”

    了及见慧宁出掌愈来愈怪,拳式亦是一变,右手拇、食二指虚捻,面带微笑,脚下忽由扎实转为轻盈,身形如风般绕着慧宁疾走,不时伸指点向他周身大穴,指上发出“嗤嗤”轻响,显见得劲力极是强劲。

    埸上僧人均知了及此时所使乃是少林七十二艺中的“拈花指”功夫。在座红衣老僧空劫一生研习此术,看了几眼后,微微摇头,寻思:“他所使虽是‘拈花指’的招术,但内劲似是而非,其中似混杂着一股极古怪的阴劲。如此虽可大增威力,但‘拈花指’固有的神韵已是荡然无存了。”实则“拈花指”本是少林颇高的武学,以劲力柔和醇厚,收放皆随心意为能。一指搠出,发者笑意浓浓,从容安闲,当者如沐春风,挡无可挡,方显出此指滴水不露,谈笑却敌的主旨。了及出指每发必尽,不能收束,那自是徒具形式,未能得其真髓。虽是如此,仍迫得慧宁左支右绌,难于招架,眼见再斗数招,便要落败。

    众僧见慧宁败象已露,均感焦急。有几人失声喊道:“方丈!这”天心却气定神恬,恍若无事一般。

    忽听慧宁大叫一声,向后跃开数尺,随即猱身扑上,双掌连环拍击,面上大露狂态。与此同时,了及亦低吼一声,纵身来迎。二人交睫间过了十几招,年轻一些的僧人目眩神骇,竟没看清两人使的是甚么招式。

    几位老僧见二人出手如电,使的虽仍是本派招术,但身形飘忽难测,全不依少林稳健快捷之法,忽尔劲气四溢,带出瑟瑟阴风,更是与本派醇厚正大的内劲大相径庭,都好似看到了极可怕的一幕,内心大是惊怖。

    二人又斗数招,招术竟愈来愈怪,渐渐趋退如电,连面目也难看清。大殿上只见两条人影倏忽来去,状若飞烟,若要辩出哪个是慧宁,哪个是了及,都已不能。这等如鬼如魅的身法,自是少林派所无!众僧看在眼中,均不由毛骨悚然,疑为梦魇。

    猛听得慧宁大叫一声,声音凄厉刺耳,随见一条人影穿纵而起,在空中疾旋而下,恍惚拍出一掌,击在另一人头上。那人中掌之后,缓缓坐倒,双手向空中虚抓几下,就此不动,正是五台僧了及。

    场上形势斗变,众僧都惊得目瞪口呆。突然间眼前一花,天宝、天际已飞身上前,将慧宁双臂抓住。天际厉声喝道:“你从何处学来这阴毒武功?快快实言!”

    慧宁身子颤抖,目中射出绝望的光芒,蓦然震动双臂,向外挣脱。天宝、天际恐他图穷匕现,各出一掌,将慧宁远远送出。二人手上只使了三成力道,原想击他背心大穴,封穴即可,却不料慧宁热血狂喷,纸鸢般飞向殿门。几名年轻僧人与慧宁交好,眼见他被监寺、首座打得口吐鲜血,疾飞过来,慌忙上前来接。不意刚触到慧宁身体,猛觉一股怪力袭体,纷纷向后跌倒。慧宁借力纵起,在空中连翻了几个筋斗,眨眼间飞到殿外天井之中。

    天际、天宝心头火起,身形疾掠,随后追出。陡见灰影一闪,有人已抢到身前,几个起落,便将二人甩在后面,正是天心和妙清。

    只见慧宁奔跑如飞,直向寺院后门窜去。天心等追出百余丈远,虽努力纵跃,却距他愈来愈远,无不诧愕:“慧宁一身轻功,如何这般了得?”心下虽疑,脚步却不稍停,少时奔出寺来。

    少林寺后门外原是一处山坳,其间有一条小河流过,寺内僧人皆到此处洗衣打水。此河对面,便是寺院后山。慧宁狂奔出寺,也不回头,直向小河纵来,欲趟河而过。

    这小河原由寺内僧人铺下许多卵石,以便行人通过。慧宁惶惶窜来,脚尖微点卵石,一掠丈余,正奔到河中间,猛见迎面一块卵石上蹲了一个十四五岁的小僧,正在低头打水。这小僧人虽单薄,手中却拿了个大木桶,双手从水中提起木桶,显是颇为吃力。

    慧宁奔得太疾,眼看便要与这小僧撞在一处,当即手臂圈转,抓住他后领,随手一提,把他拽得似风筝般飘了起来。那小僧吓得呆了,也不呼叫,只将两条腿在空中乱踢乱蹬。慧宁虽提一人,脚下仍是不缓,过了小河,直向后山逃去。

    天心等人见他奔上后山,竟尔停下脚步,不再追赶。妙清心有不甘,仍欲追去。天心身形一晃,拦在他面前道:“后山乃本寺禁地,望师兄就此止步。”妙清神色一变道:“甚么禁地?”天心道:“此乃本寺隐私,不足与外人道。”妙清向后山望了几眼,恶声道:“你少林纵容弟子习那阴毒武功,害死老衲贤徒。此等丑事,老衲必要公诸于世,让天下人都知你少林真实嘴脸!”说罢便要离去。

    天际拦住他道:“你师徒当年勾结邪魔,致使我少林罹难,当年诸位长老念你可怜,令你发下重誓而去。你若张扬此事,便是我少林公敌,如何能放你走?”神色狠恶,便要动手。

    妙清环视群僧,暗思:“我师徒三人二十年苦功,原指望扬眉吐气,不想天心等人弟子已是如此了得,乃师自然更难测度。适才我在殿上细瞧那慧宁身手,似与我近年所练同是一路,若贸然与天心等人动手,怕是讨不了好去。”说道:“众位莫非要留下老衲么?”天心笑道:“师兄是敝寺贵客,贫僧款待不周,今日又生出这等事端,确是始料不及。烦师兄与贫僧暂回寺中,贫僧尚有许多事要向师兄请教。”说话间一直带笑,似对适才发生之事并不感到意外。

    妙清疑情更盛,嘴上却道:“方丈既有事相商,贫僧便与你同回寺中。嘿嘿,你少林难道是虎穴龙潭么?”他知自家此时若走,众僧必不肯放,只得暂且从权,暗思脱身之策。当下跟在天心身后,返身回寺不提

    慧宁提着那小僧如风般上得坡来,眼见天心等不再追赶,心下稍安,掌力微吐,封住那小僧背上穴道,随即委顿在地,不住地喘息。蓦地里身向前倾,喷出一大口鲜血,脸上血色全无,竟似受了极重的内伤。那小僧侧卧在地,也不害怕,只是大瞪双目,惊疑地看着慧宁。慧宁喘息半晌,脸上方泛出一丝红润,艰难站起,上前提了小僧,踉跄着向前走来。

    此时秋叶凋零,地上铺了半尺多厚的黄叶,走在上面颇为轻软。慧宁行出百余丈远,胸口突然针扎般疼了一下,脚上登时软绵绵使不得力,闷哼一声,又跌坐在地。

    那小僧被重重地摔在一旁,本也跌得七荤八素,但见慧宁牙关紧咬,显是痛楚非常,忙怯声道:“师傅伤得重么?”慧宁忍痛不语。那小僧又道:“只是我身上不知怎地,半点力气也没有?不然师傅要去哪里,我一定会帮你去的。”

    慧宁瞥了他一眼道:“你心地倒好,便只怕解开你穴道,你会逃走。”那小僧忙道:“你受了伤,我怎会逃走?”他人虽年幼,说这话时,却露出一幅男儿慷慨之态。

    慧宁又打量他几眼,点头道:“不错,不错!他定会喜欢。”伸指在小僧背上轻点两下。那小僧只觉体内豁然一畅,跟着四肢动转自如,咕噜从地上跳起,心道:“他这两根指头可古怪的紧呢!”

    慧宁运劲解穴,又耗了不少真力,喘息声更是粗重。那小僧见状,上前扶住他道:“适才我见方丈和许多师傅都在后面追你,你一定是犯了寺规吧?要是回寺,他们一定会打你,说不定还要叫你挑水、打柴、洗衣、做饭,还说不定会罚你给智见师兄、智静师兄、智云师兄,还有好多个师兄捶腿捶背。”说到这里,面露惊慌道:“我看咱们还是躲起来好。早晨智见师兄他们让我把水烧好,说考完试要回来洗脚。我水又没打回来,他们一定又要打我脑袋。智静、智云两位师兄还好,并不用力打我。那个智见师兄最坏!前天他在房里偷偷喝洒,被我见到了,他便用拳头打我脑袋,还说我若告诉僧值,便把我腿也打断呢!”说着把头伸给慧宁来看。

    慧宁此刻伤势虽重,但见这小僧天真烂漫,喋喋不休,也觉好笑,颤声道:“你扶我起来,咱们找个地方躲躲。”那小僧用力搀起慧宁道:“去哪里才好?”慧宁手指前面一处山坳道:“便向那边去。”

    二人跌跌撞撞,走出约一里多路,来到一处山坡的阴面。慧宁轻按小僧肩头,示意稍停。那小僧慢慢扶慧宁坐下,已累得满头是汗,喘息不止。慧宁半躺半卧,调息片刻,坐起身来。那小僧见他喜忧不定,正自纳闷,忽听慧宁高声道:“小僧慧宁,拜见前辈!”

    那小僧吓了一跳,情不自禁地向四下望去,奇道:“你和谁讲话?”忽听一个苍老的声音道:“你是受了圆功禅掌和‘金刚掌’的劲力,伤了后背经脉么?嗯,不对,那是‘伽蓝指’的内劲冲入你任脉之中了?唔,不对,不对!你说话时经脉之气互争,乃手太阴肺经与手厥阴心包经彼此移位所致,天下只有老子的‘盈虚大法’才有这等神鬼莫测的手段。但若是‘盈虚大法’,断不会只令你经脉移位。他娘的似是而非,甚么狗屁功夫!”

    那小僧循声望去,见声音竟是从丈余远的一片枯枝败叶中发出,心中大恐:“难道这人是在地下?”他少年心性,如何不怕?慌忙站起身来,只待一有变故,立时撒腿逃命。

    却听慧宁道:“小僧适才与人比武,不小心伤了身子,还望前辈相救。”言下颇为惶急。那人“哦”了一声,问道:“你与何人比武,能被伤成这样?”慧宁道:“适五台山妙清方丈携弟子来寺滋事,小僧奉命与他等比试,不想被一僧施暗劲所伤。”那人哼了一声道:“五台山自恒元那个秃驴往下,五十年来有哪个配谈甚么武功?莫非你这贼秃在外逢了强敌,巴巴地跑回来诓骗老子不成!”慧宁葡匐在地,惶然道:“小僧如何敢诓骗前辈?我确是被五台僧所伤。”言罢以额触地,砰砰有声。

    那人沉吟一会,说道:“你身边站着何人?”慧宁道:“是小僧送来孝敬前辈的。”那人冷笑道:“你倒守信。我催了你几次,让你弄个人来陪我,为何受了伤后,才想起把人送来?你少林这帮髡囚,从老到小,都是一般的假仁假义。还不送下来我看!”这几句话虽是斥骂,听来却有欢喜之意。慧宁忙道:“是。”

    那小僧听二人一问一答,直吓得魂飞天外,正要迈步逃窜,背上早着了慧宁一腿,慧宁伤重之下,力道本不强劲,仍将他踢得飞了起来。那小僧身在空中,狂呼不迭,手足不住地凭空抓踢。顷刻之间,已头下脚上地奔那发声之处跌落。将及地面时,只觉落地处甚是松软,身子被枯枝略略阻了一下,迅即直坠了下去。

    那小僧当此境地,早吓得三佛升天,七佛入地,只觉眼前霍地一暗,就此失了知觉

    也不知过了多久,那小僧悠悠醒来,睁眼看时,眼前只是黑漆漆一片。举目上望,只见点点微光从上面透入,心想:“我这可是死了么?”他年少胆薄,处身如此晦暗之地,自是心惊肉跳。不大一会,已吓得流出泪来。

    忽听身旁一人沉声道:“你周身放松,意念不可执着,也不可全然丢开,缓缓吸气,细察足少阴肾经与‘神封穴’上动静。”听来正是适才那个苍老的声音。

    那小僧觉察身边有人,又惊又喜,正要开口时,却听头上有人颤声道:“小僧依前辈之法,只行气片刻,便感周身鼓胀,胸闷异常,实难守住丹田之气。且足少阴肾经如被火炙,气到“神封”穴上,便再难上行。”

    那小僧听出是慧宁的声音,不怒反惊:“听声音他离我甚远,难道我此刻已在地下?”想到处身之地距上面非几丈之遥,自己绝难上去,惊急之下,放声大哭。

    只听身旁那人斥道:“不成器的东西!来到此处,是你何等造化?却哭个甚么!”那小僧只闻其声,黑暗中却看不见他面目,哭声反比前时更响了几分。那人轻叹一声道:“没出息的东西,与那班愚僧同一嘴脸!”跟着声调一扬,冲洞口道:“你内力平庸,勉强习我功法,本就不行。目下又损了经脉,那是更加不易治疗的了。”话音未落,便听慧宁在上面急声道:“前辈务要救小僧一命才是。小僧小僧”说到这里,口中呜呜咽咽,竟自哭了起来。

    那人想了一想,说道:“你现在侧卧地上,意想周身无一处不舒适,无一处是阻碍。须记虚则实之,满则泄之,宛陈则除之;徐而疾则实,疾而徐则虚,随之随情,意若妄之。总要有意紧力松、骨肉空灵之意,更要有毛发飞张、气血铮棱之慨。你悟性不够,切不可自做聪明,胡乱妄想。”言罢长叹一声,似乎颇为不耐。

    过了一柱香光景,只听慧宁在上面呻吟道:“前辈之法虽高,小僧此刻却愈发难耐。望前辈念小僧数年恭谨,不吝赐授神功,以求其急。”言罢堕泪如雨,呜咽声哀。

    那人听慧宁苦苦相求,也焦躁起来,说道:“你少林内功本就肤浅,你又贪功急进,误会老夫心法精义。此时若再传你艰深功夫,也是饮鸠止渴,全无功用。”慧宁闻言,嚎啕大哭道:“前辈开恩,授小僧神机,此后做牛做马,也要报您老大恩大德。”言罢不住地哀号呻吟,显是毒楚万状,不能自已。

    那人沉默良久,叹了口气道:“老夫在此二十年,只有你来解我寂寞,想来也是有缘。今日索性传你些精深的功夫。”慧宁欣喜若狂,涕零道:“前辈再生之德,小僧铭感五中。”那人说道:“只是你悟性不够,便‘盈虚大法’也不能参透,又如何能体会老夫这冲虚之机、坐神入照的心经?”言下颇有寂寞之意。

    慧宁恐他变了主意,忙道:“前辈若真的传了小僧,小僧必会苦心揣摩,决不能让您老人家失望。”那人冷笑道:“苦心揣摩有个屁用!你少林秃驴哪一个不是动心忍性、耗尽寒暑?又哪一个不是愚不可及、井底之蛙?”慧宁忙不迭地道:“是,是。合寺僧众皆愚鲁之辈,不能及您老人家万一。”

    那人又骂了几句,气消了大半,说道:“你稍稍养神,用心记下口诀。老夫先传你四句,你须认真体会。”慧宁连声答应。那人道:“这四句乃老夫心经行气篇中起首总纲,最是言简义繁。乃是:‘养我浩然气,遍身皆弹力。动静随心转,虚灵两不弃’。运气调息之时,务要形曲意直,神圆力方,松静挺拔才行。”刚说至此,慧宁便在上面嚷道:“前辈说得太过深奥,小僧”那人骂道:“没用的东西!老夫只略略释义了头两句,你便领悟不得了么?”慧宁口中嗫嚅,不敢应声。

    那人连骂了几句“笨蛋”又道:“这起首两句,并非行气之法,乃是理气调息之时,周身上下应有之态。”慧宁听他一说,似有所悟。那人叹了口气,又道:“所谓形曲意直、神圆力方,说的是调息之时,意不可露形,神不可外溢,力不可出尖,形不可破体。此一定不易之理,难道你少林派也一无所知么?”

    慧宁不知如何答对,干笑两声道:“前辈学究天人,非俗子可识。那‘松静挺拔’四字,又是何意呢?”那人道:“你看松生空谷临绝危岩,塔立云端下览河汉,那是何等的安闲自然,又是何等的傲岸不群?老夫一生武学,最是正大深邃,只是曲高和寡,江湖丑类反诬其为谬。嘿嘿,子之道至大,故天下不能容!”说罢嘿嘿冷笑,其问又来杂了几声叹息。

    慧宁听他一番诠释,已知“松静挺拔”之大概,不由得喜上眉梢,迫不及待地追问道:“前两句小僧已识大概,却不知这后两句‘动静随心转,虚灵两不弃’,究为何意?”那人斥骂道:“你这小秃驴贪心不足,囫囵吞枣,一会儿行功之时,必要遭逢凶险!”慧宁听他语气严厉,激凌凌打个冷战,心道:“他说得不错。我此时一知半解,一会儿调息时可难保无虞。”忙恭声道:“前辈教训得是。”

    那人道:“老夫只讲‘动静随心’之理,已足够你疗伤之用。至于虚灵之妙,非你这般资质所能领悟。”慧宁连连称是,肚里却想:“看来这‘虚灵’二字必是神妙无方。我且待伤势痊愈后,再诱他释解不迟。”正盘算时,却听那人道:“你少林内功心法中,只讲静如山岳,动似巨澜。易筋经中虽有“收视听内,神犹雾豹,蓄灵默守,意若犀行”之说,但最多只能达到‘形随意转,意自形生’的地步。若想求得‘动静如一,互为根用’的极境,却是不能。”

    慧宁听得云里雾里,仍附合道:“前辈说得极是。本寺心法确实浅陋的很。”那人冷笑道:“少林技法自有独到之处,论及深邃博大,确也不愧为万世之宗。只是说到高渺之处,终不及老夫心经那般登峰造极。”顿了一顿,又道:“动静之机,阴阳之母,说之则繁,悟之则简。你不过中人之资,多言无益,行功之时,只须记住一事便可。”

    慧宁忙道:“不知该记住何事?”那人提高声音道:“你调息之时,需有‘欲行而又止,欲止而又行’之势,更要有‘行乎不得不止,止乎不得不行’之意。须知唯静中之动,方是生生不已之动;亦唯静中之动,方是无所不及之动。我传你那四句口诀,前两句是体,后两句是用。你行功之时,务要细细斟酌。”言说至此,语中已带倦意,又含混地嘀咕了两句,便不再作声。

    慧宁知再深询,必会惹他不快,徒遭斥骂,盘膝坐在上面,默默回想那人所说之言。他虽非绝顶聪慧之人,悟心也是远超常人,如此冥思苦想,倒也将那人所言精髓悟出少半。他内伤本重,只因求生心切,方勉强支撑了许久,这时既有心得,哪还有暇熟虑深思?当下急不可待地潜运真息,依法施为。

    约过了一柱香光景,慧宁渐觉一股热流自丹田中生出,沛沛然、暖融融,极是舒坦受用,不由得一阵狂喜,忙试着将这股暖流向上导引。他内力本就不弱,此时又得了无上心法,内息流转之际,自是更加的圆转如意。时辰不大,真气已渐渐遍布周身,到得后来,一件宽大的僧袍被内气激荡,竟向外鼓胀开来。

    又过了小半个时辰,慧宁已将此股热流在体内转了数遭,只觉得四肢百骸无一处不顺畅,无一处不坦荡,身子轻飘飘全不着力,仿佛凌虚浮在空中。他大喜过望,惊呼道:“前辈神功,真个震铄古今,傲睨百代!小僧这个…”惊喜之下,不知该如何赞誉才好。

    忽听那人“咦”了一声,问道:“你说话之时,声调怎变得如此古怪?”慧宁一怔,不解道:“小僧声调有何古怪?”那人听他说完这句,竟叫起苦来:“罢,罢,罢!你任督二脉已断,阴阳二气再难分流。这可”闷哼一声,愤恼无限。

    慧宁万不料他会说出这番话来,霎时没了血色,颤声道:“这这怎么会?”言犹未了,猛觉体内生出些异样来,似有一般更为充沛的热流悄然而生。这股热流初时只慢慢涌向胸口,弹指之间,已变成了野马狂飙,直向周身各处冲去,哪还有半点羁束?

    慧宁觉出体内有异,忙凝定心神,欲收摄住这股肆意流淌的狂流。谁料应法未施,这股热流已与前时那股热流撞在一处,头上登时一晕,恍如焦雷击顶,耳中也倏然轰响起来。

    他遭此变故,不敢稍有迟疑,运指如风,疾点各脉交会处大穴,欲阻气窜行。那知手指刚触到身上,便被弹开,反复数次,回弹之力竟一次比一次强猛。他连点数指,皆不奏功,直吓得神魂失据,一时又哪能明了个中究竟?

    原来他任督二脉一断,体内阴阳二气自然而然地分为一刚一柔两股热流。这两股热流截然不同,却骎骎然皆有居上之意。二者初时只稍稍碰撞,一触即收,孰料隔不多时,便即纠缠咬噬在一起,你争我夺,狂驰乱突。到得后来,两股真气居然愈斗愈凶,愈斗愈强,大有不共戴天、不死不休之势,直弄得周身上下无一处不是劲气充盈,无一处不是一触即发。慧宁运指封穴,自是如触风袋,力到则其凹,力竭则其盈。

    他身当此境,回天无力,只片刻间,已然浑身抽搐,滚翻在地,恍惚中只觉头大如斗,胸懑如割,体内两般热流正狂涛怒浪般向外迸涌,不由大叫道:“前辈救我!”话音未落,双目已崩出眶外,一口血彤云般喷出,两腿死命蹬了两下,便即暴毙当地。

    此时山风吹来,落叶缓缓飘在慧宁身上,偌大山谷之中,只闻树摇草动之声,除此便是一片死寂。

    过了许久,方听那人在洞中喃喃道:“还是不行,还是不行”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