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九五中文网 www.95zw.cc,艾侬爱玲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西门庆唤书童取茶来,不一时,银匙雕漆茶盅、蜜饯金橙泡茶吃了,收了盏拖去。

    妇人要茶吃,秋菊连忙捧着一盏茶来。夫人骂道:贱奴才,好干净手儿,你倒茶我吃,我不吃这陈茶,熬得怪饭汤气。你叫春梅来,叫她熬些好甜水茶儿,多这些茶叶,炖得苦苦艳艳我吃

    明清之际,茶工艺也发展到了一个极致,一个个茶方子妙趣横生,似乎比今人有过之而无不及:胡桃松子泡茶,臻松泡茶,玫瑰卤瓜仁泡茶,蜜饯金橙子泡茶、枸杞玉墨茶、荪豆子撒笋泡茶

    通过上述可以看出,茶已经深入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然而在金瓶梅中,西门庆、庞春梅、李瓶儿、潘金莲等人并非风雅之士,他们的生活方式及品茶爱好是较为接近市民大众的。与江南上层人士不同,明朝万历年间的北方,即使是生活考究的大户人家,品茶的情致仍无法与江南习俗同日而语。而这恰恰更是将“茶”升华成一种意象——一种去英雄化去传奇化的意象,开辟了情节更为朴素平淡性及家常性的顽强的文学模式。

    三、婚嫁风俗

    西门庆这般物质丰裕、精神匮乏的暴发户,纵然最后跻身于统治阶级,但仍然干尽欺男霸女之事,实属好色淫魔。西门庆妻妾骆绎不绝,结婚嫁娶之场面更是为兰陵笑笑生对于民风民俗之“描摹世态,骂尽诸色”锦上添花。据不完全统计,金瓶梅一书提及婚嫁场面共三十多处。如孟玉楼先嫁杨宗锡,改嫁西门庆;如李娇儿先嫁西门庆,后嫁张德;李瓶儿出嫁杨中书,再嫁花子虚此处不赘述。

    金瓶梅在婚嫁描写中总是避开婚庆最热闹的场景,而是对于婚嫁前后的人事礼俗刻画得细致深入,这更有利于人物的性格塑造及民间风俗的表达。如王婆作为西门庆与潘金莲的主婚人,在应付武松时完全以大明律作为依据:“她娘劝道,前儿日子她嫁到外京人去了”因为依照大明律“夫死,唯父母与祖父母有再嫁女之权”再如金瓶梅里活跃着一批媒婆,除了官媒陶妈妈,还有王婆、薛嫂儿、文嫂儿、冯妈妈、段妈妈、张媒人等私媒。大明律规定,凡婚约必有媒妁之言“婚书,有媒妁通报写立者;私约,无媒而私下议约也”在17回李瓶儿招赘蒋竹山,李瓶儿家贫无力请媒人,让自己的使唤婆子冯妈妈做“宝山”然而正因为做媒轻率,赶走蒋竹山也容易的多——“临出门,妇人还使冯妈妈舀了一锡盆水,赶着泼出去,还说‘喜得冤家离眼前’,当日打发竹山出门”明代婚嫁中男女双方相见时还有一特色,即查看身体部位,女性的“三寸金莲”为一重要标准。如第7回孟玉楼改嫁,孟玉楼与西门庆相看时“妇人起身,先取头一盏,用纤手抹去盏边水滓,递与西门庆,用手接了,道了万福,慌的薛嫂向前用手掀起妇人裙子来,裙边露出一对刚三寸恰半叉,一对尖尖翘翘金莲脚来,穿着大红遍地金银白陵高底鞋儿,与西门庆瞧,西门庆满心欢喜”

    在大婚之礼中,还有递见面鞋脚、完饭、做三日、会亲家等习俗,分别在第九回、第九十一回、第七回中出现。这些明朝中后期的习俗或者某些保留在部分地区,或者已失传,然而无庸置疑,明清时代的婚嫁礼俗在金瓶梅中惟妙惟肖、一览无遗的呈现给后世人。

    结束语

    自金瓶梅横空出世,世人对这部这部奇书就众说纷纭、褒贬不一。这部反映明朝嘉靖万历年间社会现实的世情小说,前所未有地将视角转向世俗社会,全面细致地描写了明中叶的城市社会民俗,不仅具有极高的民俗学研究价值,更重要的是以其深刻的平民文化内涵,成为中国小说对现实平民百姓命运关注的一个标志。自此以后,市民阶层成为文学接受及反映的重要对象。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