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九五中文网 www.95zw.cc,爱吃面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我生长在北京南城,菜市口一带,也算是土生土长的老北京了。在老北京的概念里,茶好象专指花茶,除了花茶,还有其他茶么?记得小时候,家中有两个茶罐儿,铁皮筒的,使得很旧,边边沿沿的都生了锈,里边装的全是花茶。一个是三毛钱一两的茶叶末,老北京也管它叫“高末儿”真是末儿,碎极了。北京人形容某人脸上雀斑多,说是一脸的茶叶末儿,很形象。另一个是五毛钱一两的,不是末儿,是像蚕屎一样的小黑橛橛。茶叶末儿是自家喝的,星期天,沏上一壶,一大家子能喝上一天。平常的晚上有时也沏——不沏的时候多。茶叶橛橛是来了客人喝的。前院小三儿家有钱,平常就喝五毛钱一两的,来了客人喝一块一两的——也是小黑橛橛,不过更黑些,更香些。对于我们小孩子,什么茶都无大所谓,从外边疯跑回来,满头大汗的,就着黑瓷缸子咕咚咕咚喝上一气儿凉白开,顶什么不强?

    有一次例外,小时侯也喝过不是花茶的茶。那时大哥在山西插队,所在村的书记、队长来北京,就住在我家,两位“老西儿”睡觉不穿裤衩,早起穿衣也不避我们男孩。二位嫌我家的茶没味儿,喝自己带的,一壶茶,多半壶茶叶,沏出来酱油色儿,苦,不禁沏,三过儿就乏。茶根儿不好倒,得用手往外掏,茶叶像老榆树叶,茶梗像树枝子。东屋王奶奶看了,直咂巴嘴儿:外地人,喝这个!

    知道花茶以外,还有其他茶,是上大学以后。大学在北京上的,班里天南海北哪的人都有,北京人倒没几个。放假回来,安徽的同学带来些“六安瓜片”杭州的带来些“龙井”内蒙的带来的就是砖茶。那时肚里油水少,对同学们带来的肉类、点心类土产极感兴趣,对茶什么的,赶上了就喝,赶不上就算。也就是在那时,知道了花茶只是茶中的一种,似乎还不是很好的一种!

    八十年代后期,我调到国家某部机关,打那时起,才算是真正爱喝茶,离不开茶了。计划经济时代国家机关权力大,地方上有“跑步(部)前(钱)进”的说法,跑机关送东西,争项目,要物资。送其他的东西要避人,送茶似乎可以公开,每月都能得到一些茶叶。我们领导是苏南人,好喝绿茶,到我们那送茶的,也就多送绿茶。明(清明)后雨(谷雨)前,江浙一带的老总要专程到部里送茶,到我这一级小芝麻官,有时也能到手一些很高级的。特别好的茶,都是领导给的,领导交我办的事,办得特别漂亮了,会专门把我叫到他办公室,先扯些别的,临了,塞给我一小包茶叶,说这是什么什么茶,很难得的吧。

    好的绿茶真是好喝,茶具最好是纯素透明的玻璃杯,放少许茶叶,用落开水冲,先冲四分之一杯,晃晃,让茶叶翻滚着,徐徐落下,再冲七成水,叶子展开后要圆而整,汤色要清黄。轻啜一口,汤水从唇齿间滚过,嘿,那真是!绿茶里最好的,我以为是碧螺春,外观上看,就比西湖龙井、六安瓜片“嫩”冲出来味道也更淡雅悠远些。碧螺春的典故现在“地球人都知道了”:乾隆爷下江南,到苏南了,当地缙绅献上名茶“吓煞人香”乾隆爷一喝,真好,嫌名字俗,看茶叶卷得如女人头上螺髻,就赐名碧螺春。其实此名比起那个茶来,还是俗,俗透了。

    绿茶太雅了,这可能成了它的一个缺点。大鱼大肉、闹酒之后,沏一杯上好的绿茶,那是糟蹋东西。像我们这些每天在名利场奔走的人,要是像红楼梦里妙玉那样喝茶,恐怕办不到,但起码要在神闲气定、心平气和的时候。几个朋友在一个安静的所在,谈的是雅事;或一人独处,读的是闲书。此时才有资格手把一盏上好的龙井、毛峰或碧螺春,细细地斟,慢慢地品。好绿茶不是随便什么时候都可以喝的。

    上好的绿茶必须配上好的泉水。茶经讲到:“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其山水,拣乳泉,石池漫流者,其江水,去人者远。井取汲多者”大概意思是,要远市井,少污染。重活水,恶死水。所以山中乳泉、江中清流为...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