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九五中文网 www.95zw.cc,敖傅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仰慕沈从文先生,从初中读边城开始。梦里是去边城寻过翠翠的,梦醒后却因为诸多原因没有成行。这次去吉首大学参加招聘会,工作虽仍然没有着落,但同去的几个同学都心有灵犀:人到湘西了,怎能不去凤凰?遂成心愿,亦无憾矣。

    钟灵毓秀之地,少不了有秀水有恶山的。两条山梁如两条强悍的臂膀,吉首这座城仿佛就在他的怀抱里,当中仅一条主街一路公汽,外地人在街上走,一只雄鹰从一个山头高叫一声,掠向那个山头,忙驻足朝那边怯怯仰望:半山腰是钢筋水泥建筑,更高处是险恶的山冈,残阳如血石山狰狞,疑是土匪又来围城,剽悍的湘西土匪一溜儿站在那山冈上,举起手中武器正高声呐喊哩。当地男人,大多矮而敦实,只是疑惑此地女子却格外清秀,未涂脂抹粉却天生丽质分外迷人,叫人走十步须回头七八次。游人眼光太直,此地女子也不回避,反用一双水汪汪大眼睛迎着,叫你不好意思刚收回眼光了,又后悔脸皮不够厚没有与她对视再多一两秒。难道翠翠不摆渡,都上城来潇洒走一回了?

    我们几个却是囊中羞涩之人,去凤凰时愣是与司机讨价还价,司机忙着招呼乘客,扔下一句话:这是最后一班车了,你们要坐就坐!我们探头往车里一看,座位只剩下几个了,赶紧灰头土脸挤上车,失了斯文失了潇洒。车上一边小声骂那男人,一边往车窗外看风景。一路上看到的都是石头山,偶有小河从山上流下来,在平地处舒展了身子,深处如碧玉,浅处可见水底鹅卵石。几处老旧的房舍,泥墙黑瓦,一条黄狗在屋前樟树下提腿撒尿,一个老汉坐在门槛上嘴含烟斗一晃而过,又拐了个弯,看到的是另一个山头。我和黄、唐连说并不出奇,感觉如回到了家乡(我们都是山里出来的),城里长大的彭、刘与胡却深沉地盯着窗外,眼里不时有惊奇闪现。这也该是乡下人笑城里人的时候。

    车里有人嚷着要下去撒尿,司机说忍一忍就到凤凰城了。

    要到凤凰城了。我一时激动起来,抖擞了精神,恨不得一眼就把这城看穿。城也是山城,只是从这边看,显得更险更有气势。再绕过一个山头,才目睹了城的大概轮廓。沱江从城中款款而过,岸边依山立有黑瓦灰墙或黑瓦黄墙的古宅,白色飞檐如凤凰展翅,屋檐下吊有红色灯笼,楼中也挑出一串串灯笼来,给水中楼影添上许多亮色。在山环水抱中,古城却自得安闲,人在城中走,又悄无人声,仿佛置身于一副静墨水彩画中。匆匆一瞥,我就被这古色古香,被这古城的静默镇住。

    车过了桥在新城停下,人一下车又被嚣音围住。几个年轻女子,人手一张地图,把我们包围起来。住我们房吧,住我们那吧,我们的房在古城里,环境一流服务周到,而且价格便宜。我们交换了眼神,问她们:那里离沈从文故居远吗?不远不远,就在隔壁。我们凤凰人很淳朴的,不会骗你们的。我们相视一笑,问妥了价格,就冲她们的淳朴跟去了。

    七拐八拐的,下了好多石阶,终于在一个小胡同里,我们找到了那栖身之所。一看是新修的房子,却也用仿旧的青砖砌了墙,黄亮的木板铺了地。几个女人始终笑笑的,一口凤凰版普通话,我们心里更是感觉受了骗,于是我们开了几个粗俗的玩笑,看她们也是笑笑的,也就心情舒展开来了。刘是我们中唯一的女生,她男朋友彭选了横在空中的一个单间。这房子两边挂着帘子,三向空旷,住里边仿佛住在船上,又仿佛睡在轿子里,风吹

    帘动,摇摇欲坠。使人想起古戏里侠客住的地方,四个光棍心里暗暗嫉妒他们。

    正在屋里商量着去哪,外边的风刮得紧起来,挑帘一看,外面雾笼雨罩的,真不知天气何时起了变化。那称自己淳朴的女子,从身后推出一红袄女子,说:去沱江雨中泛舟吧,很有一番诗情画意的,他男人是有名的艄公。红袄女子也结巴着说:对,对,公家船三十元,我们只要十元。不知彭想起哪首古诗中的意境,一时心动赶忙答应。

    我们撑着雨伞走进古城,街面一律泛红的方石板,蜿蜒伸入古宅区,房子灰墙黑瓦高高大大,家家屋檐有匾,门的两侧写有对联,各种字体却都可入书,叫人折服惊呼此地果然藏龙卧虎。当地人久处其中,穿街过巷不作稍稍流连,红袄女子也是这般低头赶路,心无旁骛。街旁多店铺,卖各种纪念品,当地特产,隔几步远有招牌:公厕,每人一元。那字也抑或遒劲有力,抑或秀美飘逸。偶尔遇着几个穿苗服背背篓的老妇,却是衣服已褪色,冒雨在掏垃圾箱。我被一家卖烧酒的店吸引住了,原因是店前挂满葫芦,这葫芦也是电影里看到过的,并且佩带葫芦的人似乎都是高人。店里人看我抚摩葫芦,爱不释手,忙问:要糯米酒不?我问多少钱一斤,他答十元。我问葫芦多少钱一个,他说五元。我赶紧买了个空葫芦,一路吸吮着葫芦嘴,问别人:俺像不像济公和尚。等拐进了一条街,果然看到那墙上写着:南无阿弥陀佛。惹得大家又一次发笑。再往前走不远,看到街道两旁的摊子上,或摆放或悬挂着破肚的穿山甲、蜷缩四肢的乳猪、待杀的野兔等,再看店里人手握利刃一脸阴霾,倒吸一口凉气连声念阿弥陀佛。偏过一处破宅时,看到矮门里一个老太太,眼神格外怪异,不由多看了两眼,那老太太突然骂道:再看!再看!挖了你的眼珠!吓得我紧走了几步,虽经红袄女子解释那是个疯老太婆,但是仍然心有余悸,感慨这古城的野蛮凶险,也为我们来此地赏玩,扰乱了他们本来野逸自在的生活而愧疚。

    再不敢造次,紧跟了红袄女子,来到了沱江边。

    艄公立在船头,头戴斗笠,手中紧握一根长长的竹篙。等我们嘻嘻哈哈坐上船了,他不声不响用竹篙轻点石岸,船便已行在江中。水不深而清冽,可见江底油油的水草,以及光滑的鹅卵石。因是顺水行舟,船行得很平稳,回头看那艄公,瘦小如猴,眼睛深陷,颧骨高凸,眼睛盯着江水漫不禁心。两岸屋舍层层叠叠,密密匝匝,其间有绿树掩映,外围有群山环绕,烟雨笼罩下,疑是真品古画疑是仿古之作,要不怎那作品灵气自然,又湿湿地有墨汁未干之嫌?城是古城,老的砖旧的瓦,古的历史传说,偏家家屋外悬着空调,屋内摆满现代化产品。总有古装片里看到电线杆,瞅着某大腕忘摘手表上戏一样,心底涌出对古的彻底的怀念,对现代东西的排斥厌恶。

    黄带头念起了再别康桥,四下环顾,还真有那种意味,岸边也有依依垂柳,河水也是那般柔媚,水底也有油油的水草。“挥一挥衣袖”我们一起念着,朝岸上的古宅古人挥挥手,当年沈从文等也是如此与家人作别,撑船从沱江走向外地,再名扬四海的吧。刘在船蓬下发现了船桨,惊呼起来,我们几个男生一人取下一支,在水里轻轻地划着。要是端午节,划船的该是一些什么强壮的小伙子,龙舟该如何活活地腾挪跃动?岸上观看的女子,眼神该是如何的美丽多情,哦,还有那叫人魂丢的翠翠,该站在哪个角落?想着想着,我不由使出了猛力,挑起一片水花来,船上溅湿的人锐叫着把我骂醒。

    人在船上坐,水在船底行,船在水中移。这沉默的艄公,这寂静的流水,这浮躁的旅客,一同流向远方,流进烟雨迷蒙的意境,流进凤凰古城深邃的眼睛里,没有龙船调的,只有鸟儿无声飞过,古城校园里悠扬的钟声响起。我们也沉默了,先前没找到工作的烦恼没有了,换之而来的是一种揪心的寂寞。艄公恰在这个时候,一声一声地咳起嗽来,声音寂寥而落寞。那生龙活虎的艄公水手们,那多情健壮的艄公水手们,离开了热热闹闹的沱江,走出了他们的历史舞台,要找他们也只能在书中了。

    船驶到了一个地方,艄公说这里水积有八米深的,这是艄公说的第一句话。

    接着,艄公掉转了船头,逆水撑起船来。船是小船坐满了人,艄公每每要咬紧牙关,憋红了脸,身子弓得如一只虾,方能将船一点一点地前移。我们不忍心见他这样,也用船桨一齐划着点着,艄公喊起了号,声音竟然也是那么洪亮,号子似“杭育杭育”又似“加油加油”

    船撑到码头,艄公与我们都一身汗,当我们跳上码头,艄公朝我们笑了,牙齿很白,脸上皱纹很深。向他摆手说再见,他背转过身去,斗笠遮住了整颗脑袋。我们回过头来,却发现岸上很多张笑脸,红袄女子还在,旁边多了几男几女,一个矮小的中年男子说:他是个哑巴。坐老爷车吧,五块钱一辆。他指着不远处几辆铁皮人力车,继续说:这条路是古代的迎官道,那边还有迎官亭在,要不要做回达官显贵?我插话说:我们命薄,没那个命。矮男说:命?命是人力车下一张嘴,一个倾听的耳朵,你们要走多远,我们帮你拉多远。彭说:真不坐呢,你一把年纪了拉车,我们坐在上面折寿。红袄女子就笑了,说:没什么的,没什么的,你们不坐,他们没饭吃。

    我躲开他们的纠缠,走到码头的另一边,忽然眼前一亮,那岸边蹲着一妙龄女子,她正在河里漂洗衣裳,捣衣棒放在一边,漂洗了一件衣服,又拿起棒子捣起另一件来,捣衣声清脆响亮。她头发是乌黑油亮,袖子挽得高高,手臂白嫩如藕,一身素朴的衣服黑色布鞋子,身子娇小玲珑,水中侧影楚楚动人。我故意将一块石头踢进江里,她回过脸子来,竟然是那么娇美的人儿,似曾相识啊!不知是在梦里,还是在电影或是书画中。我看得出神,那女子撩起一捧水来,洒出一道水影,水花飞在空中落在地上,竟如一城梅花凋零,她用捣衣棒击石头了,我才回过神来。我以为她恼了,却看到她正朝我轻笑,明眸皓齿,娇羞妩媚。

    黄拍了拍我的肩,说:别发呆了,快去拜谒沈从文。我清醒过来,那女子仍在低头捶衣,沱江水仍在多情地流淌,脚边的石头已经踩在脚下。我终没有勇气,去吸引那女子回眸,只好每走几步便扭过脖子朝她回望。

    没有坐车,步行几百步,我们就在红袄女子的指引下,来到了沈从文墓下。她站在一株梅花树下,说你们上去吧。呼吸一时不畅,脚步飘忽,内心变得虔诚起来。走不多远见黄永玉与夫人张梅溪为沈从文立的五尺碑:一个士兵要不战死沙场便是回到了故乡。感觉这话内蕴极深,却不知从何道来。在雨里匆匆与碑文留影纪念,便又拾阶而上,来到了一块简陋的石头旁。上面刻着四行浅浅的字: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认识“人”接着又准备留影纪念,再继续去寻找沈从文墓。一个戴斗笠的人走过来,朝我们连连摆手。我们一看,又是那拉车的矮男,心里不免有点厌恶。他并没有在意我们的感受,仰起脸微闭着眼睛,嘴角一抽一抽地说:你们是来找沈从文墓的吧?此处便是沈从文墓!我们一齐惊呼出声:啊?他的眼光均匀地扫过我们,然后又微闭起眼睛,嘴角一抽一抽带出白沫来说:你们的惊讶也不足为奇,许多慕名而来的文学爱好者,都是因为没有导游指点,都是去听涛山上找了一回,没有找到他心目中的墓地,然后失望而归甚至发出质疑,说沈从文墓并不存在而是个骗局。其实,是他们错过了沈从文墓,他们没有想到一代文豪,当年叱咤文坛风云的沈从文,他的归宿地是如此简朴乃至寒碜。他一口气说出这么多,把我们都镇在了雨里,没躲雨的也忘记了钻进伞下。矮男擤了擤鼻子,将鼻涕在两手掌里来回搓,他问:你们还想听我继续说么?我们一致点头说要。他得意地说了声好,接着说:别看这墓地平淡无奇,别一味说它简朴寒碜,其实它的设计独具匠心,深藏玄机。这块石头是采自南华山的五彩石,象征着沈老五彩斑斓的传奇人生,而它采自本地拙朴天然未经仔细雕琢,暗含着沈老的故乡情结与乡土特色,他的文学生涯是天才大家的一生。这块石头高1。9米重6吨多,正面稍加打磨镌刻着沈老手记: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认识“人”这句话蕴含着深厚的哲理,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你可以理解它为说此墓。外地人以为沈老成就辉煌,他的墓地应该是豪华壮观的,实际不然他不理解沈从文,当然也就找不到他的归宿地。你也可以从那有引号和没引号的你与我,来达观地参悟人生哲理艺术玄机沈老的一生是坎坷的也是伟大的,对于沈老的评价不一,他的姨妹才女张充和先生有一名联,镌刻在这块墓碑后面你们肯定没看到。矮小的车夫一口气说下来,中间竟然没有停顿,这时候他用手扶了扶斗笠,把我们领到墓碑的另一面。他逐字字正腔圆地念给我们听:不折不从,星斗其文;亦慈亦让,赤子其人。我们一一过去抚摩那字迹,然后一齐求助似地望着他。车夫将斗笠摘下来了,抬头看了看说:这里下雨都淋不着。一滴晶莹的雨水滴下来,刚好滴在他的脸上。他并没有擦那水珠,自言自语般道:这真是一株神奇的桂花树,年年它花开最晚啦,香味却最浓香得最远,沁人心脾。他说完走了过去,伸手愈抚摩那树叶了,手伸出后又收回来,在自己深蓝的中山装上擦了擦,又垂了下去。

    我们短暂地沉默了。这不是个简单的车夫!我一下子觉得他神秘起来。

    车夫问:你们看出名堂来了么?几个自我解嘲地微笑,你看我一眼,我看你一眼,最后都摇了摇头。车夫也笑了,说:我早知道你们是大学生,那字面意思就不说了,主要是要明白这是首藏尾联。他这一提醒,我反应过来了,赶忙说:是不是从文让人?车夫点了点头,说:就是从文让人,这正是沈老一生的真实写照与中肯评价啊。车夫又绕到了碑前面,雨此时下得大了,我赶紧移伞过去替他遮雨。车夫憨厚地笑了,将斗笠放到头顶,斗笠上写着“凤凰古城”四字。

    这时黄问车夫:那黄永玉立的碑,碑文是什么意思?车夫的脸还在斗笠里,声音已经传出来了:黄老也是我们凤凰的骄傲,他可是书画篆刻写文章样样达到了极致的人物,这碑文也是很有深度啊,沈从文早年就是当过兵的,他受上苍庇护没有战死沙场,但在文学这个战场上摸爬滚打时,他也是一个顽强的士兵,一个杰出的战士!他流淌着古老凤凰人的血液,携带着龙脉赋予的灵性!他是山城飞出去的一条龙,终究要回到藏龙的凤凰,好比沱江水就算蒸发到了空中,它们会默默化为云霞,在天空遨游绚丽过后,终究又会化为甘霖,滋润这沱江流不到的地方,最后又一同汇成沱江水,继续这么秀美雅静地流淌!这个神秘人说得很激动,后仰着身子摊开双手,完全没有了车夫的神态,倒像了一个古怪的巫师。

    我被一种神秘的力量征服了。

    车夫说得激动了,又指点着那台阶,自问自答说:你们留意过这台阶?我猜你们也没有。从下面上时两条路,中间会合,又分两条路上来,然后这里是沈老的墓地,合起来就是一个“文”字,这石碑就是“文”字那一点!车夫不容我们惊讶,又说:还有那台阶,不多不少刚好八十六级,正好是沈老在世的年数。你们可知道这山,叫什么山,为谁所修,沈老的墓选在此处还有什么深意?我们准备要问,他摆摆手说:这座古城啊,我研究了几十年,书里有的你知道我知道,书中无的你不清楚我却明白!天色也晚,如果你们还想听,坐我的车,拉你们去虹桥,我们再接着说。他见我们愣住了没反应,掏出一大叠名片出来,说:很多人都听我说过凤凰,清华北大的教授学生,很多报刊杂志电台的记者编辑,这是他们的名片。

    他跟我们冒雨说了个多钟头,仅仅只是叫我们坐他的车,对此我们都十分不解。

    车是粗笨的铁皮车,上面能坐两人。我跟黄走在前头,对他说:老板,你就拉空车吧,我们跟你走,照样付你车费。车夫一定要叫我们坐上去,并一直做请的姿势说:恭敬不如从命,我们边走边聊!我们只好坐上去,其他四人分乘另外两辆。车轮滚滚,蹒跚着压过石板路,车夫一路走,一路回答我们的提问,气喘吁吁,但声音一直洪亮非常。只是奇怪,好象这里的人,都十分尊敬他,见他过来了,赶忙让路,恭敬地叫一声:林老师。我们实在过意不去,提出要下来走,他却一直拉着不停,到了那墙上写有:“南无阿弥陀佛”的地方,才停住了放下车子。他指着墙里面神秘地说:沈从文他们小时候,老喜欢来这里面玩,在神像下捉迷藏,他文章中的诡谲气息,与在这里面受的熏陶不无关系。

    他将那五元钱折叠好了,放进中山装特有的上衣口袋,然后很轻松地一扬手:走,去虹桥!

    不知不觉,抬头看到虹桥的英姿了。吉首火车站有块巨大的广告牌,上面写着:凤凰,为了你,这座古城已等了千年。却不知道这座桥又等了我们多少年。桥横卧于沱江之上,三个桥洞一主两次,桥面为红岩板石铺就,桥上建有两层楼台,楼台以黑白两色为主。桥固楼高,有飞扬跋扈之势;重楼飞檐,有飘逸欲翔之姿。水上桥,水中影,是虹非虹,亦真亦幻,接连两岸亦连接现实与浪漫。...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