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九五中文网 www.95zw.cc,安徽周玉冰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几天前,碰到一位朋友,说刚去大蜀山陵园祭拜宋亦英回来。他收藏有几幅宋亦英作品,视之为珍宝,挂在厅堂,朝夕欣赏。

    宋亦英是安徽饮誉全国的一位才女,诗词书画俱佳。她祖籍歙县,1919年出生于芜湖一个破落盐商家庭。父亲是一个有相当文化修养的商人。母亲刘素更是一位雅擅诗词的女子。她1936年毕业于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西画系。1945年参加新四军,后来从事文化工作,担任过安徽美协秘书长、副主席、名誉主席。

    宋亦英成就最大的是她的诗词,有“当代易安”之美誉。据她的朋友邹人煜介绍,她从小就表现出了惊人的天赋。进私塾不久就写出了让先生惊讶的诗作日暮蝉声:“日暮槐荫处,蝉鸣不住声。随风向别院,饮露自身清。”当然,她的诗情与母亲刘素的熏陶也是分不开的。

    早年的宋亦英投身革命,满腔豪情,表现在她的诗词中也是壮烈激烈。比如,早在1936年,面对社会种种丑恶,她愤世嫉俗,以诗表达情怀:“不作邯郸梦,何惊万户侯。愿为湛卢剑,斩尽佞人头。”这种睥睨世俗的豪气,表现了她对社会黑暗的强烈愤慨。类似的诗词很多,因而有人说她是豪放派。可是,她表达柔情的诗词更有艺术感染力。比如,她思念伴侣吴文瑞的满江红:细雨霏霏,人道是清明时节。悲欢事,一番回顾,一番激烈。碧血长埋肥劲草,悲怀未竟悲邻笛有人又说她是婉约派,其是,她各种生活体验流露笔端,也就表现出不同的情调。

    晚年的宋亦英诗词更是真性情流露,文笔老到。她写亲友故去,也写山川景象,更多流露的是一种旷达情怀:“生死此身余老病,浮沉尘海任荣枯。梨花庭院闭门居。”(浣溪沙三月随感)

    正是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宋亦英的书画作品带着浓郁的人文气息。可以说,诗词与书画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她的绘画从传统中来,又带着浓郁的个性,洋溢着文化气息。她的书法,清新雅正,尤其是隶书,沉重厚实,秀中有刚。可以说,宋亦英诗词书画浑然一体,她是安徽历史上涌现出的屈指可数的非凡女性之一。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