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九五中文网 www.95zw.cc,寻梦江湖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直至一月之后,他觉得自己心凝气定,才打开了父亲的《亢仓子服气诀》。

    张寻生长在尊父重教的孔子故里,耳渲目染,自幼喜爱读书。

    不仅遍读儒家经典,还喜欢翻阅道家的书籍。

    他知道亢仓子是春秋时道家始祖老子的弟子,深得老子真传,特别是行气的功夫很深,乃一代武林宗师。但因年代太过久远,事迹大多已经不传。

    却不知他还有武功秘诀留传下来,而且竟传到父亲手里。

    张寻仔细研读,见一开始是一首“服气总诀”,曰:“凡修炼之道,息心勿乱,精神勿行。

    若人行、住、生、卧、常、恃如是。其心自静,自然成就。

    不修此理,枉费齐河功,终无成法。但日日如此,俱但心成。

    若动静双忘,道不求自德矣。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在行气养生中,首先要能心情平静,思想专一。

    不语、不念、不恼、不忧,保持血气畅通,做到一切利害关系都不要放在心上。

    其次要能经常练习,始终保持心情快乐,这样就会水到渠成,练成功夫。

    第三要能在调息,调身的同时,注重调心。

    若不明白这一点,最终还是练不成功夫的。

    道理似乎很浅易,但要理解这浅易道理之中的深奥含意,却非达到较高的修为不可。

    张寻因为刚练通“黄龙仙传四十九式”气功,故对此已有所悟,心中一动,赶紧闭上眼睛细细琢磨。

    他一心想着张寻寻找父亲,绝不可能将之抹去,那岂不和“服气诀”的要求背道而驰了?

    他苦苦思索,不知自己该怎么办,蓦然间,仿佛有一道闪电在他心中划过,照亮了他的灵性。

    他猛地睁开眼,明白了“服气诀”的这段话有一个前提,便是在“修炼”之时。

    若平日一律要求没有喜、怒、哀、乐,反倒不近情理,违背自然了。

    他只需要在进入气功状态时,做到心情平静,物我两忘,抛开一切利害关系,并经常练习,就会练成功夫。

    想通这一点张寻感到自己在武学修为上又精进了一层。

    再往下看时有十个练功图像,图旁分别有“潜龙在渊势”、“呼啸森林势”、“择星换斗势”、“倒拽九牛尾势”、“三盘落地势”、“青龙探爪势”、“卧虎扑食势”、“打躬势”、“掉尾势”……图下则是练功心法。

    这十势,每练成一势,身体的相应部位就会真气充盈,待十势全部练成,全身真气就会贯通。

    张寻已练成“黄龙仙传四十九式”,经络畅通,真气初生。

    现在已顿悟了服气总诀,练成这十个图形已是水到渠成,六六三十六天后,十势招法全部练完,他的功夫一下大增三成。

    此后随着练习时日增加,功力会越来越深。

    而张寻体内“黄龙仙传四十九式”与“亢仓于服气诀”两种气功练成的真气如水乳交融相辅相成,功力增长之速,更是远胜于常人。

    一法通,百法通。

    张寻此时对武学已有极深的造诣,接下去再练“七十二手梅花剑”,亦是迎刃而解。没有多久,就把一套绝世剑法练成了。

    时光如过隙白驹,一眨眼间,又到了春天。

    而张寻在这剑岩之旁,已住了整整一年。

    一日,张寻练完功,坐在岩石上望着由人踩出来的通往剑岩的小路,想起一年前,自己就是踩这条小路来的。

    现在武艺虽已初成,但受师父重托,得照顾真怜,也不知道自己何日才能踩这条小路出沟,去寻找父亲。

    不知不觉间,已是愁锁双眉。

    真怜准备好晚饭,叫他去吃,喊了一声,张寻竟未听见。

    真怜这才注意到他表情有异,便关切地问道:“张寻哥哥,怎么了?”

    张寻摇摇头,没有答话,思绪仍然飞得很远。

    真怜有些惊讶,疑惑地看着张寻,忽然间,她明白了张寻所思,鼻子一酸,差点掉下泪来,她平息了一下情绪,说道:“张寻哥哥,我知道你在想你父亲,想出去找他,对吗?”

    张寻沉默片刻,真怜又怯怯地问道:“你是不是等不及了,现在就想走?”

    张寻似乎有些茫然,仍机械地点点头,还是没有言语。

    真怜见了,差点要哭了出来,幽幽地说道:“你虽然想走,却又不放心我一个人留在这里,对不对?”

    张寻呆了片刻,终于点头道:“是的。”

    随即两人都不再言语,各怀心事。

    空气凝固起来,渐渐似乎要令人咬嘴唇就能让气氛舒缓一点似的。

    最后。还是真怜打破了沉默,说道:“张寻哥哥,如果你要想找你父亲,就去好了。其实不用为我担心的,我都长大了,自己会照顾自己的。再说这里的藏民都那么好,他们也会照顾我的。”

    张寻听了这话,略有所动。

    半年来,他唯一担忧的就是真怜。

    真怜是庄守严的亲孙女,按规矩,必须在墓旁守满三年孝,而他只是一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弟子,并不受此规矩的约束,张寻只是想起了在曲阜读过的儒家信义:“事师者心表三年,其哀如父母而无服,情之重而义有不得书者也。”

    他想,师父待我恩重如山,这“三表”当以自己的生命为期限,又何止这区区三载?

    同时,他又每日都在想出去寻父,因为寻父这一宿命已深入他的骨髓,无时无刻不在折磨他了。

    但是,他又怎能任意远走,而抛开师父临终时要自己照顾好真怜的重托,当年,师父为了对父亲的一诺之言,找了他十年,等了他十年,化了整整二十年的光阴,自己既已承诺师父,自然不能失言。

    而且真怜这般柔弱可爱,即便没有师父的遗命,他也不...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