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有了棉花,咱们寮州郡这等苦寒之地的妇道人家就多了一个纺织的活计。 一个女人一个月织两匹棉布,就能换来一家的吃食。 若是家中再有薄田十余亩,一家人的吃穿住就没问题了,全家都能得以温饱。 这是给咱们苦寒之地的农家多了一项活命的生计。 而且棉花这东西不挑田地,即使贫瘠的土地也能生长,不抢庄稼田。 这东西若是与羊绒混纺,其价值不比丝绸和锦缎差,一样能卖出高价来。” 听张顾这么一说,老胡和秋重都觉得自己赚钱都赚出高尚来了,这可是能养活千家万户的好生意,是积德行善的好生意。 不过老胡就有些奇怪了,棉花这东西大家以前都没有见过,更没有听说过,自家大人这么就知道的一清二楚?他是从哪里知道的? 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老胡犹豫再三,还是对张顾问道:“大人,您以前见过这棉花?” “没有。”张顾摇了摇头。 “大人,您都没见过这东西,您是怎么知道这东西有这么好的?”老胡问道。 秋重和王朝林也看向张顾,老胡这么一说,他们也觉得奇怪了。 张顾愣了一下,便笑道:“书中自有黄金屋,这些东西我自然是在书中看来的,难道还能是做梦梦到的?” 老胡赞道:“读书果然是增加见识啊,大人这些书还真的没有白读。 唉……,我老胡小时候就是不耐烦读书,不然也会跟大人一样,知晓这么多的东西,也不用在监察寺苦巴巴的熬着了。” 张顾嘿嘿一笑,没说什么,这事儿就不能多解释,不然会越解释越麻烦。 王朝林笑道:“老胡,你怕是想多了吧?读书的人多了,但是能像大人这样学以致用的,却是少之又少。 我在圣京城的时候每天除了练武之外,余下的时间都是在读书了,二十几年下来,我读的书也不少了,但是却没有大人这样的能耐。 大人这是天赋,别人比不了的。 第(2/3)页